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结外淋巴瘤好发于消化道,仅次于面中线淋巴瘤而居第二位。现将41例消化道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学特点及其与Bcl-2基因的相关性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来源41例标本分别取自本省黔东南州、铁五局、毕节地区、都匀414、铜仁及遵义医学院等医院病理科,标本为1995年1月至2000年6月存档的石蜡块,均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1.2 试剂及方法 41例检测LCA、CD20、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X 线检查不仅可以发现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并对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本组143例均属临床疑诊颈椎病,其中河南省精神病医院106例(男74例,女32例),新乡医学院一附院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腹主动脉压迹的X线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胃肠道钡餐造影过程中,十二指肠横——升部常见到一带状压迹,易误为肠系膜上血管压迹。本文通过200份胃肠道钡餐造影片,观察总结了这一压迹的位置、宽度及形态特点,证明该压迹为位于十二指肠后部的腹主动脉所致。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60岁,因右乳内侧包块渐进性增大1+月入院。查体:乳房表面无红肿,右乳内侧触及5cm×4cm×3cm大包块,质硬,表面欠光滑,可推动,基底不固定,无压痛。右侧腋窝可扪及3枚肿大淋巴结。腹股沟及双下肢未见异常。以右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中见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胎滋养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计数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方法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病理标本42例,10例正常绒毛组织,分别应用苏木精-伊红常规染色和Ploton's染色,在油镜下观察AgNOR颗粒计数,比较不同组织间的差异.结果正常绒毛组织AgNOR计数小于3个/细胞,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为7~10个/细胞,葡萄胎介于正常绒毛组织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之间,为3~8个/细胞.结论如AgNOR颗粒计数≥7个/细胞,推测其将来可能会恶变,可早期预防性化疗;未恶变的预测率为87.5%.  相似文献   
6.
海绵肾     
病例男、47岁,以间断性血尿3年余为主诉,于1979年10月24日入院。3年前在劳动时出现黄尿,同时腰疼。以后每劳累即有红尿,并感右侧腰部酸沉、隐疼。排尿次数增多,未排出过结石,既往身体健康,体检:血压130/94,右肾区叩击疼阳性,余无特殊。尿常规:红血球满初野。腹部平片:双肾轮廓稍大,相当于右肾盂及下极肾小盏部各有一较大结石影,约22×16毫米、15×10毫米;相当于两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11例急性输尿管梗阻的 X 线表现。平片可显示输尿管阳性结石,排泄性尿路造影或造影加体层摄影可显示患肾密度逐渐增高,肾影轻度增大,肾小盏显影延迟等,这些是诊断、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结合文献讨论了急性输尿管梗阻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以及 X 线征象的发生机理,并介绍了 CT 检查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 环椎固有椎体是极少见的颈椎先天畸行,我院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17岁,住院号150130,以右侧半身感觉障碍一年余为主诉,临床诊为脊髓空洞症?髓内肿瘤?收住院。在检查过程中,颈椎正侧位及断层片显示:颈椎顺列正常,环枢椎侧方关节两侧不对称,左侧为水平位,右侧为内高外低的斜形,枢椎无齿突,环椎无前弓而有一完整的椎体,并与枢椎形成清晰的间隙,环椎体上方有尖状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淋巴结常规病理检查阴性者有无微转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淋巴结内有无细胞角蛋白与抗上皮膜抗原。结果:187个阴性淋巴中1个淋巴结内细胞角蛋白与上皮膜抗原均阳性,为微转移。结论:常规淋巴结病理检查阴性者确实存在微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提高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大肠肿瘤内镜下及手术切除病检比较,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19例大肠粘膜活检及再次手术切除标本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19例标本首次活检良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占63%,恶性病变37%。再次活检良性病变26%,恶性病变74%。结论:粘膜活检局限及取材部侠不当,深度不够,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