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我院1994年1月~1997年12月行甲状腺腺叶切除314例,其中17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症状,本文分析其原因并对预防方法进行探讨。临床资料本组男57例.女257例;年龄10~82岁;甲状腺癌40例,甲状腺腺癌274例。手术采用局部麻醉272例(其中部分病人同时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22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7例,其中全麻4例,局麻或颈从麻醉13例。随访过程中,术后1周~1月内发音恢复正常12例,…  相似文献   
2.
李真华  葛家华  汤喜  叶果  吴剑  杨鑫  周晓红 《重庆医学》2015,(21):2913-2914
目的 为提高舌癌、口底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探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及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并评价其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随访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该科室采用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方式行舌癌、口底癌根治术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后患者面形、语言、舌运动、咬合和进食等情况以及肿瘤有无复发和转移,来评价患者口腔功能状况和手术疗效.结果 随访3~18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全部患者术后均面部外形对称无畸形、咬合关系无错乱,咀嚼、语言和吞咽功能良好.结论 保留完整的下颌骨和牙列的舌癌、口底癌联合根治方法既能根治肿瘤,又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RNA干扰技术使v-raf鼠类肉瘤滤过性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的突变基因BRAFV600E表达沉默,探讨该基因沉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体外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将携带靶向BRAFV600E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的质粒载体(命名为BRAFV600E-sh RNA)转染甲状腺乳头状癌CGTHW3细胞株,然后采用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RAFV600E-sh RNA转染对BRAFV600E突变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丝裂原细胞外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 extracellular kinase/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BRAFV600E突变基因沉默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 :特异性BRAFV600E-sh RNA转染可明显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BRAFV600E突变基因的m RNA和蛋白表达,且使MEK/ERK信号通路中Ras、磷酸化MEK(phospho-MEK,p-MEK)和p-ERK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值均<0.05)。与未转染的空白对照组相比,BRAFV600E-sh RNA转染后72 h时CGTHW3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转染组中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 :BRAFV600E突变基因沉默可能通过阻断MEK/ERK信号通路,有效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4.
李真华  徐灵莉  肖毅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374-1374
Ⅲ度放射性皮炎临床惯称湿性皮炎。笔者引进国外经验自1994年4月~2003年8月采用2%汞溴红(俗称红汞)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多见于20岁~40岁,常累及胸内淋巴结和肺部,仅10%为肺外结节病,而以颈部包块为首发症状的儿童结节病更是罕见,笔者迄今未见文献报道,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6.
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真华  周晓红  葛家华 《重庆医学》2006,35(12):1149-1150
涎腺肿瘤在临床上较常见,特别是腮腺肿瘤的发生率占大涎腺肿瘤的80%~90%。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及肿瘤切除术是治疗腮腺肿瘤的常用手术方法。由于腮腺解剖与面神经的特殊关系,疾病性质、手术方式及操作水平不同,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了暂时性或永久性的面神经损伤,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对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并行腮腺切除术后的74例患者分析总结如下。旨在找出腮腺手术中面神经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2001年1月—2004年6月,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9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9例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53岁;其中舌癌7例(3例为T2N1M0;4例为T3N1M0),颊黏膜癌1例(T3N2M0),口底癌1例(T1N1M0);皮瓣最大面积9cm×6cm,最小4cm×6cm。病理检查结果:7例舌癌及1例口底癌患者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颊黏膜癌患者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二、手术方法1.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内插管麻醉,在行颈清扫术时,术中解剖制备颌外动脉、面总静脉或颈外浅静脉准备吻合用。2.设…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以来收治的4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一手术的1例患者术后4个月死亡;手术加放疗的2例患者术后6-13个月死亡;手术加放、化疗的1例患者术后至今已两年仍存活。结论 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系罕见的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术后易复发,预后差。早期行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并辅以放、化疗可降低复发机率,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9.
徐灵莉  邓本敏  唐玲  李真华 《重庆医学》2012,41(36):3833-3834,3836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糖尿病(D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后的109例DM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的87例该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患者DM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探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DM合并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DM急性并发症发生率、化疗药物外渗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D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