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瘢痕是创伤愈合过程的必然产物,但过度修复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则会引起外形的毁损和程度不等的功能障碍。病理性瘢痕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学特点为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多糖、糖蛋白等过量沉积、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其临床表现为感觉异常、瘤样增生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需面对一系列生理、心理、美容及社会问题。至今为止,病理性瘢痕的治疗仍很复杂和困难。其中,药物治疗的实验研究较多,发展较快,现就近几年有关药物对瘢痕防治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持续性枕后位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当S≥+3时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儿结局的分析。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住院分娩的128例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且S≥+3中选择产钳助产66例(产钳组)和剖宫产62例(剖宫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比较两组年龄、孕周、胎次、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住院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NICU。结果两组年龄、胎次、孕周、产褥感染、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产妇住院时间、新生儿颅内出血及窒息、NICU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持续性枕后位时低位产钳助产与剖宫产相比产钳助产方法优于剖宫产术,及时处理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对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产科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凡诺引产在妇产科引产中已使用较长时期,使用广泛,但常遇到许多孕妇出现胎盘剥离不全,胎儿娩出时间较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佐用己烯雌酚治疗50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单用利凡诺引产10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两组150人均为我院住院引产孕妇。治疗  相似文献   
4.
背景: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它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血管新生、纤维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生物学特征与瘢痕疙瘩较为相似。目的: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说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分布位置和数量的差异。方法:收集临床病理性瘢痕切除后标本共40例,其中瘢痕疙瘩组20例,增生性瘢痕组20例,另取正常皮肤标本10例作为对照。分别做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均有表达,但在瘢痕疙瘩中表达明显强于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P < 0.01)。说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瘢痕疙瘩中的异常浸润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形成有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东莞光华医院2019年3—12月收治的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10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氟康唑组51例与伏立康唑组52例。氟康唑组予以氟康唑治疗,伏立康唑组予以伏立康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以及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肝肾功能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尿素氮(BUN)]、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FEV1%、FEV1/FVC及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EV1%、FEV1/FVC以及FVC%高于治疗前,且伏立康唑组高于氟康唑组(P<0.05)。治疗前2组TBiL、AST、ALT及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BiL、AST、ALT以及BUN高于治疗前,但伏立康唑组低于氟康唑组(P<0.05)。治疗前2组ESR与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SR与CRP低于治疗前,且伏立康唑组低于氟康唑组(P<0.05)。伏立康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氟康唑组(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增强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李桂锋  杨洪  李天宇 《新中医》2024,56(7):102-106
目的:观察解毒敛疮膏联合红外线照射对烧伤创面修复及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解毒敛疮膏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温哥华瘢痕测量法(VSS)评分、创面感染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TNF-α、IL-6、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SS评分中的色泽、血管分布、厚度、柔软度4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创面愈合效果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83.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敛疮膏联合红外线照射可有效抑制烧伤患者的炎性反应,减少瘢痕产生,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建立测定甲硝唑片中甲硝唑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C18(5μm15024.6mm)柱,以甲醇-水(20:80)用冰醋酸调pH值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77nm。结果甲硝唑在2.8~28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回归方程为:y=3.1437x 8.695×104,平均回收率为99.6%,RSD=0.93%,日内稳定性RSD=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样品供试液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甲硝唑片中甲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ACOS患者,均给予注射用胸腺肽α1及布地奈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FeNO测定与相关指标[嗜酸粒细胞、免疫球蛋白E、超敏C反应蛋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ACOS患者治疗后FeNO(26.94±5.13)×10^9mmol/L、嗜酸粒细胞(0.38±0.11)×10^9/L、免疫球蛋白E(204.16±33.74)ng/ml、超敏C反应蛋白(5.83±2.97)mg/L均低于治疗前的(40.41±7.73)×10^9 mmol/L、(1.34±0.52)×10^9/L、(252.06±42.33)ng/ml、(10.93±5.47)mg/L,FEV1%pred(75.94±5.63)%高于治疗前的(56.75±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OS患者通过FeNO测定诊断效果确切,且能够对患者病情加以评价,在ACOS治疗效果评估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桂锋 《海峡药学》2007,19(4):51-53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盐酸奎宁注射液中盐酸奎宁和咖啡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5 μm,250×4.6 mm)柱,以水-乙腈-三乙胺(790:205:5)用冰醋酸调pH值3.5为流动相,流速为1.2 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75 nm.结果 盐酸奎宁在0.546~5.460 μg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9998).回归方程为:y=350726x 38743平均回收率为100.71%,RSD=0.79%,日内稳定性RSD=0.83%;咖啡因在0.132~1.328 μg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回归方程为:y=2000000x 34559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0.97%,日内稳定性RSD=0.4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样品供试液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盐酸奎宁注射液中盐酸奎宁和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