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例摘要释某 ,男 ,81岁。患者因左侧颈、腋下包块 2年 ,左侧颈部包块自溃不愈1年于 2 0 0 2年 5月 4日入院。 2年前 ,患者与一患肺结核咯血病人朝夕相处 ,二月后 ,患者左侧颈部、左腋下相继出现 3~ 4枚白果、核桃大包块 ,微胀、微痛、伴午后低热 (体温 38℃ )、夜间盗汗、纳减神疲。半年后 ,左侧颈部肿块增至 10余枚 ,涉及耳后、颔下 ,颈部 ,如梅李大小 ,自觉胀痛 ,低热缠绵。一年后 ,左侧耳后、颈部、颌下、颏下肿块次弟破溃流脓 ,全身皮肤瘙痒 ,患者曾在数家医院治疗 ,病情渐呈加重之势。来我院前2个月 ,卧床已不能自行翻身 ,生活不…  相似文献   
2.
1985年8月至1991年11月,我院对29例泌尿系结石病人交替应用新斯的明和阿托品并配以排石冲剂治疗,以探讨新斯的明等药物治疗该疾病的机理和临床应用价值。临床资料29例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21~72岁,平均42.48岁。结石位于左侧12例,右侧9例,双侧5例,膀胱结石3例。单发结石22例,多发结石7例。29例共有结石37枚,结石位于肾15枚,输尿管18枚,膀胱4枚。结石大小:4~9mm31枚,10~12mm 6枚。29例均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及腰腹绞痛或胀痛。并均经B 超或  相似文献   
3.
合酶链反应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发病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RRTI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50例RRTI发作间歇期患儿和35例正常对照儿童,用免疫比浊法进行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检查,用化学发光法进行IgE检查并对比结果.结果 RRTI患儿外周血中免疫球蛋白IgG、IgA明显降低,平均值为(6.70±0.23)g/L、(0.96±0.55)g/L,正常对照儿童平均值为(7.44±0.67)g/L、(1.84±0.4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Ig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球蛋白IgE明显增高,平均值为(247.29±0.99)IU/mL,正常对照儿童平均值为(85.43±0.97)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IgE可为RRTI患儿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防感药酒外涂联合经络按摩的方法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n)3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3]的诊断标准拟定。表1反复呼吸道感染判断条件年龄(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次/年)3~566~125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次/年)2222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反复肺炎0~2732注:(1)2次呼吸道感染之间至少间隔7天以上;(2)上感次数不够,可加下感,反之不可。  相似文献   
6.
7.
周玉芳,女,24岁,未婚,1976年10月24日就诊。患者左颈部有一巨大肿块,于1970年12月3日在上海肿瘤医院切片,病理诊断:“左锁骨上小粘液纤维组织细胞部分细胞核较幼稚,并且附于血管。请结合临床考虑低度恶性纤维肉瘤的可能性。”(切片号70—9714)同年,该院在全麻下行“左侧锁骨上广泛切除术”,将肿块连同颈深筋膜、部分前中斜角肌一同切下;基底最深处与肩胛岗相连,连同岗上肌及少部分肩胛岗及斜方肌一并切除。术后一年,左颈肿块复发,并广泛转移至肩、颈、腋下;先后经针灸、火针及住上海肿瘤医院化疗(用环磷酰胺、更生霉素、Sb71等药物)。经过四个多月治疗,病情有增无减,因出现心肌损害而终止化疗。后患者出院多方  相似文献   
8.
瘰疬性溃疡、窦道、瘘管,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徐学春老师治疗该病,突出外治,收效显著。二十多年来,我院瘰疬科循其章法,治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此类患者。兹将徐师外治瘰疬性溃疡、窦道、瘘管的经验,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中药外治淋巴结结核210例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210例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外用拔瘰丹等制剂能祛腐生新,总有效率100%,平均疗程39.0±13.7天;与外用链霉素粉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随访2-4,复发率1.43%。体外抑菌试验,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实验证明外用拔瘰丹等制剂在治疗剂量下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药导入、气流弥散给药法 ,并结合应用长效制剂与控速释药体系理论 ,治疗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共计 2 87例 ,结果以上 3病种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治疗的病例。本疗法药物灌注达全结肠 ,疗效满意 ,可作为上述 3病种的常规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