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3篇
药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总结70岁以上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HOCM)患者行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探讨70岁以上HOCM患者行PTSMA的利与弊。方法:对1998-07至2010-07我院行PTSMA治疗的9例70岁以上H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化学消融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化学消融术中和术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9例70岁以上HOCM患者中共8例接受PTSMA治疗,术后静息及早搏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明显降低(13.29±16.60 vs 77.71±45.51,P=0.006;42.25±21.98 vs 113.50±38.46,P=0.04),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0±0.05 vs 0.62±0.05,P=0.053)。术中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急性心包填塞、死亡1例,急性左心衰竭、死亡1例。结论:70岁以上HOCM患者行PTSMA治疗是有效的,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因此70岁以上HOCM患者行PTSMA弊大于利,应谨慎施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国产瑞替普酶联合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03-2011-10我院年龄≤75岁的STEMI患者32例,给予国产瑞替普酶联合磺达肝癸钠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90min临床判断血管再通24例(75.0%),5例(15.6%)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全部患者住院期间无严重出血、过敏及死亡事件发生。结论:国产瑞替普酶联合磺达肝癸钠是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用药的理想组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伴冠心病(CHD)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HOCM伴CHD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同期行PTSMA联合PCI的围术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术后胸痛、气短症状消失,静息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较术前明显降低(27.00±7.68∶75.4±13.98,P<0.01),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7±0.03∶0.65±0.08,P>0.05)。5例术中均发生胸痛,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结论:HOCM伴CHD患者同期行PTSMA联合P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36例,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结果溶栓后6 h,患者NIHSS较溶栓前明显降低(16.75±4.56 vs.23.89±6.17,P〈0.05),24 h NIHSS较溶栓后6 h明显降低(10.78±3.72 vs.16.75±4.56,P〈0.05),7d NIHSS较24 h明显降低(5.47±1.96 vs.10.78±3.72,P〈0.05)。结论在一定的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石杉碱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轻、中度AD患者随机分为石杉碱甲组(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石杉碱甲片0.2 mg,2次/d口服;对照组口服安慰剂,2次/d口服。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记忆商(Memory Quo-tient,MQ)、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长谷川痴呆修正量表(HDS-R)、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AD患者MQ、MMSE积分显著提高(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L积分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石杉碱甲片对轻、中度AD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较少,是安全性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1911例PCI二年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多支冠状动脉病变(MVD)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进行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方法1995年6月2003年12月连续2028例在我院成功接受PCI的MVD患者,对其心绞痛复发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28例MVD患者,完全性血运重建率86.2%(1748/2028),住院期间共死亡26例(总病死率1.3%),对存活出院的2002例患者中的1911例随访24个月,随访率95.5%,其心绞痛复发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和MACE发生率分别为10.7%、14.6%、25.4%,其中1754例植入普通金属支架(BMS),157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尽管DES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多、病变程度复杂,不稳定心绞痛占61.8%、糖尿病占41.4%、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占37.6%、3支病变占58.0%,但心绞痛复发率、造影复查再狭窄率和MA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MS组(分别为4.5%vs11.2%,3.2%vs15.7%,8.9%vs26.9%,均P<0.01)。结论PCI进行血运重建是治疗MVD的有效方法,但仍存在BMS支架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高,DES用于治疗MVD具有更好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整、优化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6年6月-2007年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术患者305例,计算机随机分为优化组(n=154)及标准组(n=151).氯吡格雷抵抗(CR)定义为氯吡格雷治疗24h后血小板聚集率(PAR)降低<10%.标准组所有病例均采用标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联抗血小板治疗;优化组非CR患者接受标准两联抗血小板治疗,CR患者在标准两联治疗基础上加服西洛他唑6个月.研究主要终点为随访1年时的死亡、心肌梗死(MI)和缺血性卒中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随访1年时的死亡、MI、缺血性卒中、血运重建及外周动脉闭塞的复合终点.结果 优化组及标准组CR患者分别为41例和33例.优化组CR患者PAR在两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治疗后(64.5%±12.1%)显著低于单纯应用两联抗血小板治疗(77.5%±12.1%,P<0.001).随访1年后,优化组主要终点事件风险(5.8%)较标准组(9.3%)下降37%,但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意义(P=0.257).优化组心性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血运重建及下肢动脉闭塞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为9.7%,标准组为14.6%,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197),但优化组有降低趋势.两组支架内血栓形成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优化组CR患者的主要心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9.5%,与标准组CR患者(36.4%)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 根据PAR检测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有利于改善CR患者的长期预后,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 )术后心绞痛复发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9例实施介入治疗的CABG术后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结果、介入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中共8例成功接受介入治疗,其中3例患者对桥血管行介入治疗,另5例患者对自体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8例成功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复发、无心肌梗死、无再次血运重建、无并发症、无死亡。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其中3例有心绞痛复发,药物治疗可以缓解,无心肌梗死、无再次血运重建。结论高龄CABG术后患者行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应及时行造影检查,以明确桥血管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根据造影结果及时对桥血管或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绞痛复发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实施介入治疗的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结果、介入治疗结果。结果12例中6例患者对桥血管行介入治疗,另6例患者对自体冠状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12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复发、无心肌梗死、无再次血运重建、无死亡。随访9—21个月,其中2例有心绞痛复发,给予药物治疗,元死亡、无心肌梗死、元再次血运重建。结论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在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2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近期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6例患者均在冠状动脉内超声指导下采用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对冠状动脉狭窄行扩张成形术治疗,术中未出现影响血流的夹层。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时间持续40~60s,平均(50±3)s;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的即刻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较术前的病变狭窄程度明显减轻[(10.36±7.19)%∶(77.14±6.44)%],血管最小内径明显增加[(2.82±0.07)mm∶(0.74±0.0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再发、无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直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是安全有效的,为临床提供了一个"有介入无植入"的全新的冠心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冠状动脉内超声检查为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保证了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