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光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灯光为光源研究药物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自制的光量累积仪 ,用脉冲计数法对自然光进行累积计量 ,研究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灯光及自然光照射下的含量变化规律 ;探讨不同光源对该药物稳定性的影响 ;并预测该药物在室内自然光照射下的贮存期。结果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光照试验中的含量变化遵从零级动力学规律 :C=C0 - k Et;在无外包装条件下 ,室内自然光照射下的贮存期约为 36天 ,与留样测得的结果 35天基本一致。结论 采用灯光照射实验可研究药物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alitis, UC)在我国有逐年增多之势,且以轻中度直乙结肠炎为多。治疗上十分重视局部用药。为此我们自制了几种“结肠炎灵”灌肠剂,并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病人和方法 一、病人 选自1992年~1994年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期间  相似文献   
3.
4.
三种灌肠剂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氢化可的松,对氨基水杨酸,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三种灌肠剂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62例UC病人分组治疗,以安慰剂为对照,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和组织学炎症及疾病活动指数(DAI)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种灌肠剂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5%、68.7%、68.7%和21.4%(P〈0.05);结肠镜下炎症改善率下75%、68%、61.5%和  相似文献   
5.
李开兰  山岚  陈静 《华西医学》2001,16(2):169-170
目的:研究检查雌三醇栓稳定性的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进行了雌三醇梯度试验,雌三醇栓的破坏试验及稳定性检查。结果:可检出雌三醇栓的杂质斑点。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雌三醇栓稳定性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中国药房》从1990年至2000年间随机对照试验论文的设计和撰写现状。方法:逐期逐页手工检索《中国药房》1990-2000年中发表的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RCT、CCT资料库中的判定标准进行严格鉴定。结果:在11卷66期中共刊登临床对照试验63篇(其中RCT只有1篇);药动学对照试验46篇(其中RCT有2篇)。结论:《中国药房》刊登的临床对照试验论文存在较多问题,其质量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雌三醇阴道栓剂的药效学及局部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雌三醇 (E3)阴道栓剂的药效学及局部毒性。方法 :用去卵巢小鼠 ,局部给E3阴道栓剂后 ,观察对阴道角化细胞及子宫重量的影响 ;大鼠局部给E3阴道栓剂后 ,观察对阴道的刺激性及毒性。结果 :按 12 5、2 5、5 0 μg·( 10g) 1体重为去卵巢小鼠阴道内一次给药后 ,4 8~ 72h ,小鼠阴道上皮角化细胞动物阳性率为 75 %~ 10 0 % ,阴道角化细胞等级积分总和分别为 2 8~ 4 8和 2 4~ 4 2 ,子宫除 12 .5 μg·( 10g) 1剂量组外均有显著增重作用。大鼠局部用药 ,无刺激性及全身毒性。结论 :试验证实E3阴道栓剂安全 ,有效  相似文献   
8.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光作用下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灯光为光源研究药物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自制的光量累积仪,用脉冲计数法对自然光进行累积计量,研究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灯光及自然光照射下的含量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光源对该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并预测该药物在室内自然光照射下的贮存期。结果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在光照试验中的含量变化遵从零级动力学规律:C=C0=kEt,在无外包装条件下,室内自然光照射下的贮存期约为36天,与留样测得的结果35天基本一致,结论 采用灯光照射可研究药物在自然光照射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陈洁  赵郁  杨小春  刘春雨  李开兰  宁宁 《中国药师》2005,8(12):1051-1052
目的:为临床加温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提供稳定性实验依据.方法:按临床用药配制七叶皂苷钠-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考察在不同温度下放置8 h后药物的外观性状、pH值、紫外吸收图谱、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在20,30,35,40,45℃恒温放置8 h,除含量略有下降外,其余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20~45℃七叶皂苷钠的输液混合液在8 h内稳定,临床可以加温使用.  相似文献   
10.
光和温度对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在光和热同时作用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在高温下进行光照的实验方法。结果该药物在恒温加速实验或高温光照实验中的降解均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光和热同时作用下的总的降解速率常数ktotal由两部分构成:ktotal=kdark+klightkdarkklight分别为热反应降解速率常数和光反应的降解速率常数,且klight=Alight·E·exp(-Ea,light/RT)。式中E为光源的照度,Alight是与光源种类有关的实验常数,Ea,light亦为一实验常数。结论由于klight的表达式与Arrhenius方程形式类似,式中Ea,light可能为光化反应次级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其值与光源种类无关支持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