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江汉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月10-3l日收治的感染新冠肺炎的30例该院医务人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医务人员感染者分别是医生22例, 护士8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21~59岁,平均(35±8)岁;普通型26例,重症4例,均有近距离(1m内)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的直接接触史,平均接触次数12(7,16)次,平均累计接触时间2(1.5,2.7)h。30例患者临床症状包括发热23例(76.67%),头痛16例(53.33%),乏力或全身酸痛21例(70%),恶心、呕吐或腹泻9例(30%),咳嗽25例(83.33%),呼吸困难14例(46.67%)。血白细胞(WBC)<4.0×109/L者8例(26.67%),(4~10)×109/L者22例(73.33%),病程中出现WBC>4.0×109/L的患者4例(13.33%);淋巴细胞计数<1.0×109/L者12例(40%);肝功能异常者7例(23.33%);心肌受损者5例(16.67%),D-二聚体>0.5 mg/L者5例(16.67%)。与普通型患者相比,重症患者平均接触次数、累计接触时间、BMI值、平均热程、白细胞计数、肝酶、LDH、肌酶及D-二聚体显著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白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胸部CT主要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累及单肺者11例(36.67%),累及双肺者19例(63.33%),其中4例(13.33%)表现为典型的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与防护期感染者相比,未防护期感染者重症比例增加,病灶累及双肺者增多。结论 医务人员具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高风险,感染几率与接触患者时间、吸入病毒量相关,重症患者的BMI增高、平均热程长、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D-二聚体、白蛋白水平明显改变,更易并发肝功能异常、心肌受损,加强防护是预防医务人员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导管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对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万方数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收集经皮导管介入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文检索词为"肺栓塞""肺血栓栓塞症""溶栓"和"导管介入", 英文检索词为"Pulmonary embolism""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Thrombolysis""Catheter-directed intervention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22项, 总样本量5 0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与静脉溶栓相比, 经皮导管介入溶栓有效率更高, 分别为92.83%(466/502)比77.93%(339/435)(RR=1.23, 95%CI:1.16~1.31, P<0.001);患者死亡率更低, 分别为8.33%(174/2 088)比13.36%(323/2 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固本咳喘胶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武汉市第六医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1揿/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固本咳喘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9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提高,CD8+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咳喘胶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大咯血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大咯血72例次,随机分为冷沉淀治疗组(42例次)和对照组(30例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七天后心率、血白细胞计数、血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咯血停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心率、血白细胞计数均较前有下降,血纤维蛋白原较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三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咯血停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大咯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合理使用冷沉淀,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止血时间,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目前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对于早期肺癌仍首选手术治疗,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预后欠佳。目前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等。介入肺脏病学技术是以内窥镜、导管、穿刺针等作为介入工具,在人体肺脏内进行操作,更深入地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组新技术。本文对肺癌的介入治疗技术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大咯血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72例大咯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冷沉淀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后血白细胞计数、凝血常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咯血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均较前下降,血纤维蛋白原较前升高(P0.05)。治疗组咯血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咯血患者合理使用冷沉淀,能提高疗效,缩短止血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OC285194和微小RNA(miR)-21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NSCLC患者46例作为NSCLC组,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lncRNA LOC285194和miR-211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NSCLC患者血清lncRNA LOC285194和miR-211表达情况。NSCLC患者血清lncRNA LOC285194与miR-21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LOC285194、miR-211表达水平单独及二者联合对NSCLC的诊断效能。结果 NSCLC组受试者血清lncRNA LOC28519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miR-21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有无肿瘤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不同肿瘤分期NSCLC患者血清lncRNA LOC285194、miR-211表达情况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