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脑缺血再灌注与线粒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锐  成学恭  李光来 《医学综述》2002,8(7):417-419
线粒体是一个结构和功能复杂而敏感的重要细胞器。脑缺血再灌注可引起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异常 ,而线粒体异常往往会引起其他细胞器和整个细胞的变化 ,从而加重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缺血伴随着线粒体功能障碍已经有线粒体呼吸活性检测所证明。短时间的缺血 ,观察到选择性的易受损区域线粒体功能障碍 ,经过长时间的缺血后 ,其他区域的线粒体也出现异常。但是 ,线粒体是细胞死亡的原因还是其结果尚未知晓。本文通过综合目前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并充分结合缺血再灌注实验中鼠脑线粒体的变化 ,详尽阐述了其机制 ,力求寻找防治缺血再灌注脑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血栓前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就时间顺序分为A组(对照组)、B组(养血清脑颗粒组)、C组(联合用药组)各30例,分别观察3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纤维蛋白原(FIB)、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变化,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EDD)的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经过治疗后,NO水平升高,ET-1水平和FIB减低,t-PA活性增强,PAI-1活性降低,EDD显著改善,两治疗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治疗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血栓前状态,可以作为脑血栓形成的一级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体内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正常血清CRP浓度很低,当机体出现炎症或组织损伤时,其浓度可以在数小时内明显升高。尽管许多实验证实CRP与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明显相关,目前尚没有CRP与癫痫关系的正式文献报道。随着对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严重合并症之一。通常被称为神经元性溃疡出血,也称为Cushing溃疡出血或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资料我们共收治此类病人20例。该20例病人是从150例随机选择并经CT证实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现的,其中高血压脑出血7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14例;脑梗塞7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6例。男14例,女8例。年龄55~80岁,平均65.9岁。高血压脑出血和脑梗塞的诊断以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为标准,再经CT所证实,诊断可  相似文献   
5.
通窍健脑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ATP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通窍健脑胶囊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不完全脑缺血 4 5min再灌注 90min模型 ,观察通窍健脑胶囊对脑组织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通窍健脑胶囊可明显升高各ATP酶的活性。结论 :通窍健脑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防止脑内多种ATP酶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苯妥英钠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作不完全脑缺血 4 5min再灌注 12 0min模型 ,观察苯妥英钠对脑组织ATP酶活性、脑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 (SDH)活性以及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苯妥英钠可明显增加脑组织ATP酶活性 ,增强SDH的活性 ,并可明显改善损伤病理变化。结论 :苯妥英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其提高脑组织ATP酶活性、稳定细胞膜、线粒体膜、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致残率、病死率高 ,故长期以来神经内科的临床工作者不断探索治疗本病的新方法、新途径。虽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和方法很多 ,但目前公认即时溶栓是治疗该病迅速有效的最佳选择。本疗法的目的是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短时间内溶解血栓使闭塞的脑血管及时得以再通 ,减少或避免因缺血缺氧而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性的坏死损伤。虽然脑梗死的半暗带区神经细胞借助侧枝循环可一时保留部分血液供应 ,但也仅能存活 4h~ 8h ,平均为 6h[1] ,这也就是临床进行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尽管溶栓疗法的疗效很高 ,但由于治疗“时间窗”的限制 ,在我…  相似文献   
8.
1 背景知识在实验培养中能无限增殖并能向不同方向或谱系分化的细胞统称干细胞。成体的血液系统、皮肤和黏膜早已发现有干细胞的存在 ,这些干细胞在一生中维持着血细胞、皮肤和黏膜上皮的更新。至于神经系统 ,人们过去认为 :在胚胎初始发育过程中 ,存在着大量的神经干细胞 ,其迁移定位后 ,部分干细胞最终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神经细胞 ,到胚胎晚期 ,神经干细胞逐渐减少 ,以至出生后完全消失 ,即认为在成体神经系统不存在干细胞 ,神经系统一旦发育成熟 ,细胞即不能再生。这也导致了临床上对正常神经细胞数量减少之类的疾病产生“治疗无望”的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分化鉴定技术。观察神经干细胞生长、增殖特点。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从胚胎大鼠海马、纹状体等区分离神经干细胞,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传代观察。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观察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结果。结果从胚胎大鼠海马、纹状体等区分离的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可进行传代培养,获得的细胞克隆中有巢蛋白(nestin)表达阳性细胞,显微镜下观察见典型的干细胞特征。分化为3种神经细胞类型:神经元、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结论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通过鉴定确为神经干细胞,并经过分化鉴定确认。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血流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特点。方法分别对1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13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aMCI)患者和11名正常对照(NC)组进行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各脑区血流灌注情况。结果D组和VaMCI组与对照组相比;VD组与VaMCI组相比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局部脑血流灌注减少(P<0.05)。尤以额叶、颞叶血流灌注减低最为显著(P<0.01),额叶、颞叶血流灌注减低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间呈正相关(r额=0.981,P<0.01,r颞=0.76,P<0.05),尤以额叶更显著。结论SPECT对VD患者有早期辅助诊断价值,即使对VaMCI患者SPECT也同样敏感。其对于VD的预测、早期治疗以及VCI与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轻度认知障碍(MCI)的鉴别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