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2-40,CK19,galectin-3,VEGF和EGF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2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中D2-40,CK1 9,galectin-3,VEGF和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D2-4 0,CK1 9,galectin-3,VEGF和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组织(P<0.05);D2-40,VEGF,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CK19,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2-40,CK19,galectin-3,VEGF及EGFR的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乳头状增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D2-40,VEGF和EGFR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对预测淋巴结的转移与否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萱草花总黄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和萱草花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采用一次性灌胃乙醇的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萱草花总黄酮对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萱草花总黄酮可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5);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GPX,GSH活性(P0.05,P0.01)。病理学检查可见,与模型组比较,萱草花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的程度,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结果可见萱草花总黄酮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Bax蛋白表达减少,Bax/Bcl-2降低(P0.05,P0.01)。结论:萱草花总黄酮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二步法)检测220例肺癌组织中p53和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和47.2%。p53和VEGF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浸润和pTNM分期有关,P〈0.05(P值分别为0.028、0.003和0.014),p53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P值分别为0.004和0.034),VEGF则与原发肿瘤大小和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P值分别为0.798和0.686)。结论 p53和VEGF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以作为肺癌生物学水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