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苦石莲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苦石莲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苦石莲预防性给药若干天后,用CCl4所致肝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检测小鼠血清ALT、AST及肝脏系数等指标。结果:苦石莲能抑制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的含量和肝脏系数的升高(P〈0.01,P〈0.05)。结论:苦石莲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儿不同麻醉诱导方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梅  李丽仙 《云南医药》2006,27(3):234-235
本文就小儿使用肌注氯胺酮及吸入七氟醚加氧化亚氮诱导对睫毛反射消失时间,针刺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进行比较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环状RNAs(circRNAs)是一种新型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及调控分子,广泛表达于各种生物体的真核转录组中。circRNAs特有的环状结构赋予其结构比线性RNA稳定、对核酸酶不敏感、保守性、组织表达特异性等性能,使其成为近年RNA领域研究的新热点。circRNAs与许多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有望成为乳腺癌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可为肿瘤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笔者对circRNAs的发展历程、产生机制、分类、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乳腺癌早期筛查、诊断和作用机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以期为乳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方法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住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46例:其中常规治疗加血液灌流26例(观察组),常规治疗2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治愈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可以提高治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医体质调护联合中药熏眼对阴虚体质干眼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医院收治的89例阴虚体质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常规组45例。常规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中医体质调护联合中药熏眼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主观症状积分、阴虚体质分数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主观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t=11.083,P<0.001),阴虚体质分数低于常规组(t=2.679,P=0.009),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01)。结论 对阴虚体质干眼症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调护联合中药熏眼,可显著改善阴虚体质干眼症患者主观症状积分及阴虚体质分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艾滋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深圳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艾滋病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干预。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服药依从性问卷评估两组艾滋病患者。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焦虑、抑郁、心理弹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1个月,实验组焦虑自评得分为(46.50±8.44),抑郁自评得分为(52.10±1.74),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中坚韧性评分为(31.06±8.40);力量性评分为(16.92±5.61);乐观性评分为(9.38±2.59)。对照组焦虑自评得分为(53.83±8.38),抑郁自评得分为(63.40±5.33),坚韧性评分为(27.34±6.15);力量性评分为(13.54±3.39);乐观性评分为(7.92±2.51)。实验组焦虑、抑郁、心理弹性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预后漏服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P=0.027)。 结论 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能够显著改善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和抗病毒治疗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3月静点克林霉素人群及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4~6月实施护理干预后,使用该药物的人群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24%,对照组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70%。结论:针对使用克林霉素药物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尤其是用药前的询问过敏史、用药方法及药物剂量的准确把握、健康宣教,使用过程中的严密观察巡视等措施,对降低克林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减轻临床症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昌海  李丽仙  冉静  刘预 《重庆医学》2016,(30):4293-4296
脑胶质瘤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是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50%,其中恶性胶质瘤(世界卫生组织分类Ⅲ、Ⅳ级)约占所有胶质瘤的77.5%。脑胶质瘤具有“三高一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术后高复发性、高病死率及治愈率低,最大的生物学特性是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手术常无法全部切除。尽管其治疗方法已经由单一的手术治疗发展到今天的手术加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寻找脑胶质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指标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脑胶质瘤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但由于其材料通常难以获取,也不能实现对病情状况的动态监测,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脑胶质瘤血液循环肿瘤标志物。近几年,研究者们陆续发现了一些与胶质瘤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循环肿瘤标志物,下面本文将对这些结果分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 对39例MHD患者进行综合性营养评估及相关因素检查:综合性营养评估、慢性炎症状况、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9例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27例,与营养知识缺乏、慢性炎症状态、EPO使用情况等有关.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应早期给予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降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从而提高MHD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