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27岁,汉族,因阵发性四肢肌震颤伴头颈不自主后仰4h以"斜颈待查"于2003年5月10日入住我科.患者于入院前5d由内地乘机进藏,4d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为胃内食物)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38例CHF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发生病因,治疗对策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方法:38例CHF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依据其发生原因,血钠浓度采取停用利尿剂,食物或静脉补钠,严格限水,强的松的应用等不同处理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及死亡情况。结果:缺钠性低的血症治愈23例,好转9例,死亡1例,稀释性低钠血症好转2例,无效2例,死亡1例。结论:认为过度限盐,快速或长期反复利尿是慢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且多为医源性,增加了治疗难度及死亡危险性。本文采取不同处理方法,简单易行,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 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依据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亚组(A 组)31例、双支病变亚组(B 组)25例和多支病变亚组(C 组)24例。同时选取32例冠状动脉正常患者为对照组。对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 Cys C 、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肌酐(Cr)等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患者 BMI 、TC 、TG 、HDL-C 、FPG 、Cr 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Cys C 及 MM P-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心病组各亚组间进行分析,B 、C 组在血清 Cys C 及 MMP-9方面与 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血清 Cys C 及 MMP-9与 B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 Cys C与 BMI 、TG 、MMP-9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具有负相关性(r =-0.448、-0.397、-0.476、-0.527,P<0.05),血清Cys C 与 HDL-C 具有正相关性(r=0.283,P<0.05)。结论 Cys C 水平与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紧密相关,可通过检测 Cys C 对冠心病进行筛查及病变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联合药物干预对糖调节受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确诊的糖调节受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65例,给予生活方式联合药物的综合干预治疗,评估干预前后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综合干预治疗后,患者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干预前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前后患者体质量指数、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更好地降低糖调节受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及替米沙坦对其的影响。方法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替米沙坦(80mg/d)8周前后HRV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HRV治疗前明显低于正常人,予替米沙坦8周干预治疗后HRV值明显上升。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比值(LF/HF)显著降低(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活动明显受损,其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相对增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替米沙坦能有效地提高心脏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有可能减少心律失常性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胰岛素增敏剂盐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研究其降压作用和降压机理。方法3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口服盐酸罗格列酮(维戈洛)4mg/d-8mg/d,共16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盐酸罗格列酮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1);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均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IR)显著下降(P〈0.05)。结论盐酸罗格列酮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同时,具有降低血压、血脂的作用,且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朱爱东  张庆康 《右江医学》2001,29(4):288-289
目的 :探讨小剂量卡维地洛尔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CHF患者 30例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卡维地洛尔 30天后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对心率、病死率的影响 ,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应用卡维地洛尔后心力衰竭明显改善 ,有效率达 90 % ,对照组有效率为 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且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非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尔可明显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提高生存率 ,降低病死率 ,且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