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郑浩  刘洋  王宁  朱泽斌  郭亚飞  黄强 《安徽医药》2023,27(3):497-501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早期炎症指标对严重胰瘘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共11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病历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分析严重胰瘘组和非严重胰瘘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严重胰瘘的预测作用。结果 11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人中B级胰瘘34例,C级胰瘘2例,严重胰瘘26例。严重胰瘘组和非严重胰瘘组间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性别、术前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胆红素水平、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有无胆道引流、病理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严重胰瘘组与非严重胰瘘组间术后第1天CRP[(104.12±38.73)mg/L比(70.46±30.85)mg/L],术后第3天CRP[(203.99±59.84)mg/L比(141.08±46.39)mg/L]、NLR...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肝移植后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成功处理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器官移植中心,2018年1月~2023年5月接受肝移植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情转归等方面,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成功处理经验。结果 8例肝移植后并发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6例经本中心治疗后恢复良好,2例经本中心治疗后转为重症肺炎转ICU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 神经系统并发症是肝移植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应合理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王宁  郑浩  朱泽斌  吴维  刘弋 《安徽医药》2021,25(5):920-922
目的 探讨腹型侵袭性纤维瘤病(AF)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2015年5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7例腹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 7例病例中腹壁型侵袭性纤维瘤病3例,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4例;既往史:腹壁型1例腹部术史,2例妊娠史;腹内型4例均有腹部术史;7例均无家族性肠腺瘤性息肉病史;腹壁型均以无症状肿块为首发症状,腹内型3例以器官压迫症状为首发症状,1例腹痛待查;腹壁型肿瘤部位均位于下腹壁,腹内型3例来源于肠系膜,1例位于盆腔侵犯膀胱及乙状结肠;腹壁型均行手术切除,腹内型3例根治性手术切除,1例开腹活检;免疫组织化学:β-连环蛋白(β-Catenin)均阳性,Dog-1检测4例均阴性.术后中位随访28.8月,1例术后1月行多学科讨论,1例因联系方式变更失访,1例术后7月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型侵袭性纤维瘤既往多有腹部术史,免疫组化β-Catenin阳性和Dog-1阴性有助于病理诊断,手术根治性切除是肠系膜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首选治疗方式,该病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正器官移植是20世纪医学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被誉为"医学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1])。然而,传统的器官移植技术在器官获取、保存和植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使移植物遭受缺血-冷保存-再灌注这三个阶段的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指缺血后恢复血流,原本受缺血损伤的器官更容易进一步加重损伤~([2])。IRI是引起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早期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