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方式,提出切实可靠的手术方案。方法共收录了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状况实施回顾性分析。现对50例患者实施病况诊断,再对其临床手术方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分析,本次50例轻度损伤26例,中度损伤15例,重度损伤9例,所有患者发生腹部闭合性损伤均出现于异常事故。经过临床手术紧急处理后,换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恢复,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超过95%。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由突发性事故引起,因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肠粘连或腹腔内粘连带所致的肠梗阻,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是一种较常见急腹症。病人多有腹腔手术、创伤或感染病史,因其诊断及治疗仍然是腹部外科难题之一,如能正确掌握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特别是其手术时机的选择,对降低病人病死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极为重要。现就我院2001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130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耻骨上膀胱切开尿道会师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9.89±7.32)min、术中出血量为(51.23±6.82)mL、住院时间(7.69±2.11)d与对照组的(92.34±8.35)min、(73.48±8.92)mL、(9.79±2.56)d相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占2.94%)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尿失禁2例(占5.88%)、尿道狭窄5例(占14.71%),观察组患者术后1例(占2.94%)患者有尿道狭窄现象出现,行尿道扩张后正常排尿,未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的现象,两组患者并发症差异显著(x2=5.1000,P=0.0239).结论 双镜联合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急性后尿道完全断裂术后并发症较少、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朱作银 《抗感染药学》2019,16(3):518-519
目的:探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对儿童坏疽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儿童坏疽性阑尾炎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各指标(WBC、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测得值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细菌清除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WBC计数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坏疽性阑尾炎患儿有效清除了细菌,改善了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善释补片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善释补片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B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均痊愈出院,无复发.A组手术时间、术后8h疼痛显著高于B组(P<0.01),B组术后局部不适感显著高于A组(P<0.01),A、B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善释补片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均有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但在手术时间,术后局部异物感发生率方面各有优缺点,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修补方法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抽剥联合驱血后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本院进行下肢浅静脉曲张治疗的患者62例,其中行传统高位结扎联合驱血后曲张静脉抽剥术的患者32例(观察组),行传统高位结扎联合非驱血下曲张静脉抽剥术的患者30例(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的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皮肤感觉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以及肢体活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抽剥联合驱血后曲张静脉点式抽剥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