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促进信息化住院药房的建设。方法对比新旧住院药房药品调剂管理系统(简称调剂系统)应用前后1个月的流程,护理模块的改变及药师模块的优化,护士排药时间、取药等候时间、药师调配时间、调剂差错率等与医疗质量的差异。结果新调剂系统提高了护士排药效率,缩短了取药等候时间,提高了药房工作效率和准确率,调剂差错率明显下降。结论新调剂管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提升了药房药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癫痫患者血清中丙戊酸浓度,并回顾性分析1220例次患者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734(60.16%)例次在有效浓度范围内,377(30.90%)例次小于有效浓度范围,109(8.94%)例次高于有效浓度范围;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药浓度有效治疗范围无明显差异;给药剂量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不稳定。结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因此在服药期间应适时监测血药浓度,并及时调整给药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曾妙甜  周亮 《人民军医》2011,(12):1091-1092
目的:分析某医院肠内和肠外营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用药频次排序法和金额排序法,对某医院2008-2010年度肠内和肠外营养药物使用品种、数量、金额等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度,使用肠外营养药物13种,分别消耗22 450L、29 706L、23 317L,金额分别为7 086 993元、8 833 173元、8 013 995元,占全年药品消耗金额的3.9%、4.0%和3.2%;肠内营养药物5种,分别消耗10 233L、11 550L、10 011L,金额分别为2 509 876元、27 371 131元、1 766 235元,占1.3%、1.1%和0.7%。结论:某医院肠外营养药物的使用品种、数量、金额显著高于肠内营养药物,不符合营养支持优先采用肠内营养药物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曾妙甜 《人民军医》2012,(6):538-538
根据住院药房工作特点,建立住院药房责任药师制度,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建设发展中需要探讨的问题。现就住院药房建立责任药师的目的、任务及方法探讨如下。1目的探索建立以服务临床为中心的住院药房责任药师制度,搭建住院药房与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联系的平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改变医院药学服务模式,促进药师到临床一线解决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清暑益气丸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清暑益气丸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葛根素含量在0.104-1.5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00%,RSD为0.80%(n=6)。结论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情况,为临床治疗坏死性筋膜炎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36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资料。数据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连续变量以中位数和中位数绝对偏差(MAD)表示,分类变量以[例(%)]表示,采用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36例患者中男性25例(69.4%),女性11例(30.6%),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平均年龄51.5岁(中位数56.5岁,中位数绝对偏差为13.0)。常见诱因是外伤、手术、蚊虫叮咬等。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50%),其次高风险因素是高血压、心脏疾病。坏死性筋膜炎全身都可能发病,但常见于四肢、会阴、臀部、颈部、肛周。实验室风险指标评分、CT、MRI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手术探查是最佳的确诊手段。27例患者获得微生物结果,其中Ⅰ型混合感染15例(55.6%),Ⅱ型单细菌感染10例(37%),Ⅳ型真菌感染型2例(7.4%)。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大肠埃希菌属。 结论治疗坏死性筋膜炎需要早期诊断,尽早清创引流,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恰当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颅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调查2010年1-12月205份颅脑清洁手术患者住院病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00%,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占43.71%,其次为青霉素类,占31.11%,平均使用(2.74±0.88)种;术前30 min~2 h使用抗菌药物占97.07%,抗菌药物平均使用(9.31±2.95)d;联用抗菌药物占48.29%,88.29%的病例在预防使用过程中更换了抗菌药物.结论 颅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抗菌药品种选择欠妥、联用不当,疗程过长,剂量大,品种更换频繁等问题,需加强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