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He Ne激光照射尖锐湿疣 (CA)组织后对人乳头瘤病毒 (humanpapillomavirus,HPV)载量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A组织中HPV DNA拷贝数 ,比较CO2 激光治疗CA 4周后 ,He Ne激光组与对照组HPV DNA下降平均值及各组在治疗观察前、后的HPV DNA变化情况。结果CO2 激光治疗观察 4周后 ,HPV DNA的平均下降值He Ne激光组 :(4.0 4± 1 .90 )× 1 0 5copies/mg ,对照组 :(- 1 .1 5± 8.78)× 1 0 4 copies/mg,两组比较t =1 0 .90 ,P =0 .0 0 0 1 ;治疗观察前、后HPV DNA量变化的自身对照 ,He Ne激光组 :t=1 1 .68,P =0 .0 0 0 1 ;对照组 :t=0 .72 ,P =0 .4789。He Ne激光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观察后 2周和 4周CA复发率分别为 :2 3 .33 % ,40 .0 0 % ;30 .0 0 % ,60 .0 0 %。结论 低能量的He Ne激光照射CA组织可降低其HPV载量 ,并可减少CA在CO2 激光治疗后 4周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和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入选尖锐湿疣患者2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适量;对照组118例,给予2.5%氟尿嘧啶乳膏适量;均为每周3次外搽。疗程8周;疣体完全消退者继续随访8周以观察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6.4%,66.1%(P〉0.05);有效率分别为85.7%,85.6%(P〉0.05)。治疗组痊愈后复发6例,复发率5.O%;对照组痊愈后复发27例,复发率22.9%(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9例。发生率24.4%,时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4例,发生率37.3%(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主要为给药部位的红斑和糜烂,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好,安全性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5种氟喹诺酮抗菌药物对皮肤感染分离菌的耐药情况。方法:用ATB Expression系统鉴定细菌,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比较5种氟喹诺酮抗菌药与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氧氟沙星,司氟沙星,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对皮肤感染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人苍白杆菌,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均为0,而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分别为23.8%,23.8%,9.5%,14.3%,21.1%;(2)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对葡萄球菌亦未出现耐药,而红霉素,阿奇霉素及青霉素耐药率均较高。结论:5种氟喹诺酮是目前临床上抗菌活性较高的一种广谱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X射线生物辐照仪的射野剂量和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方法 用PTW UNIDOS电离室剂量仪测量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时有效射野80%范围内的多对对称点的剂量,测量射野中心点剂量且每周重复测量一次;用451P环境剂量巡测仪测量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和停机状态时前面、后面、左边、右边和顶部各方向的周围环境辐射剂量。结果 X射线生物辐照仪剂量输出连续7周测量稳定性< 1%,射野对称性为2%,射野平坦度为9.8%;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的周围环境辐射剂量均值为0.194 μSv,属于本底辐射,最大值为辐照仪前面的0.308 μSv略高于且接近本底辐射最高标准。结论 X射线生物辐照仪正常工作状态时射野剂量输出稳定,射野对称性较好,射野平坦度存在瑕疵;环境辐射剂量除前面接近本底辐射最高标准,其余均属于本底辐射,建议操作者在X射线生物辐照仪出束时,远离辐照仪,尽可能减少接受辐射。  相似文献   
6.
转录因子T-bet/GATA3与白癜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白癜风患者Th1、Th2两类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T-bet与GATA3的相关性,探讨祛白丸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方法32例活动期白癜风患者用祛白丸治疗前后用ELISA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转录因子T-bet与GATA3的表达状况,并以10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活动期血清IFN-γ水平较正常人降低,IL-4水平升高;T-bet下降,GATA3升高.治疗后皮疹静止或消退,血清IFN-y、IL-4、T-bet和GATA3水平与正常人相同.结论活动期白癜风患者Th1/Th2失衡,分别与T-bet表达下降,GATA3表达升高相关;祛白丸可以降低Th2类细胞因子和GATA3的表达,提高Th1类细胞因子和T-bet的表达和治疗白癜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皮肤白血病.患者女,17岁.右胫前肿块2个月余,右大腿出现紫红色结节、躯干出现紫红色浸润性斑块1个月余,偶有疼痛和瘙痒.血常规检查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榆查示真皮浅层有一狭窄无浸润带,在真皮和皮下组织可见大小不一的单一核细胞浸润,部分胞核较大,深染,偶见核丝分裂.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D3、CD4、CD5、CD8、CD20、CD79、MPO标志均为阴性,CD68阳性,且TdT标记30%~40%单一核细胞为阳性,提示为淋巴细胞前体细胞,结合骨髓细胞学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给予患者DOCP(吡柔比星、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及长春新碱)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胫前肿块缩小变平,身体其他部位皮损均消退.  相似文献   
8.
血清病型荨麻疹临床少见,最近我院先后收治2例均因被狗咬伤而肌注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毒血清一周后发病,现报告如下: 例一,患儿男性,9岁,90年3月被狗咬伤后肌注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毒血清,一周后开始出现发热(39.0℃),肘膝关节肿痛,全身发风团,瘙痒,以急性荨麻疹收治。入院后系统体检仅发现右腋窝数个蚕豆大淋巴结,触痛,肘膝关节微肿,有压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的性病原体DNA阳性率.方法:选择首次出现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即左氧氟沙星组及左氧氟沙星加阿奇霉素治疗组.治疗2周后用荧光定量 PCR(FQ PCR)方法筛选出淋球菌(Ng)、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 DNA阳性者(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者),对病原体DNA阳性者重复治疗2周,再次筛选出Ng、Uu、Ct DNA阳性者(包括无症状和有症状).结果:无症状患者的病原体DNA阳性检出率:治疗2周后甲组35.2%,乙组20.8%;对病原体DNA仍阳性者重复治疗2周后,甲组50.0%,乙组:15.8%.结论:男性性传播性尿道炎经治疗后无症状患者有较高比例病原体DNA检出率,应重视该人群的追踪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有焦虑症状和无焦虑症状的痤疮患者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识别患者是否有焦虑症状,以此将其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用自制的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调查表调查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和痤疮严重程度上均衡,两组在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频率有明显的差异;焦虑组的一些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质量被影响的频率高于非焦虑组。结论有焦虑症状的痤疮患者的一些社会心理因素与生活质量易受到影响,皮肤科医生在治疗痤疮的同时应辨别其焦虑症状的有无并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疏导与治疗,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