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纳米银溶液及纳米银凝胶的体外抗菌作用,为将纳米银开发成烧烫伤外用抗感染药提供依据。方法:以磺胺嘧啶银为阳性对照,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考察纳米银溶液及纳米银凝胶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沙雷氏菌、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等10种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纳米银凝胶、纳米银溶液及磺胺嘧啶银对上述10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2·5~10、4~32、32~64μg·mL-1,纳米银溶液及其凝胶的抗菌效果明显优于磺胺嘧啶银。结论:体外试验中纳米银溶液及其凝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为其用于治疗烧伤、烫伤等感染提供了一定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纳米银凝胶对大鼠烫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米银凝胶对感染性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深Ⅱ度烫伤创面感染绿脓杆菌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磺胺嘧啶银乳膏组、纳米银凝胶低、中、高剂量组、凝胶基质组,每组10只,记录创面面积、瘢痕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瘢痕率以及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考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纳米银凝胶具有显著的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结论:纳米银凝胶对感染性创面有抗感染和促进愈合的双重作用,作为皮肤外用抗感染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甲壳胺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瘤作用。方法取S180荷瘤小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不同剂量(50、100、200mg/(kg·d))甲壳胺灌胃处理,对照组仅灌胃生理盐水,连续10d。灌胃结束时检测两组小白鼠的体重变化,观察甲壳胺对腹水瘤小鼠腹水生成的影响,解剖腹腔观察腹水瘤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瘤细胞。结果实验组小白鼠体重大于对照组小鼠体重,腹水量减少,解剖结果显示,实验组腹水瘤块小于对照组,三种剂量的抑瘤率分别是17.4%、38.8%和41.6%。通过对细胞状态的比较,实验组的瘤细胞数目减少,瘤细胞的体积小,变形、死亡细胞增多,核分裂较少见。结论甲壳胺在体内具有抗S180腹水瘤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建立纳米银溶液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以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纳米粒度测定仪测定纳米银溶液形态、粒径、表面电位;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纯化水"项下内容对纳米银溶液中的杂质进行检查;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纳米银溶液中银的含量。结果:纳米银粒子呈类球形,粒径约15.24nm,表面电位为-36.5mV;杂质检查符合"纯化水"的标准;纳米银溶液中银含量约86μg.mL-1。结论:本研究为纳米银溶液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纳米银凝胶中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以浓硝酸为溶剂溶解样品,分析谱线选择328.068nm,射频发生功率为1100W,雾化器压力为214kPa,曝光积分时间为5s。结果:银离子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10.0μg.mL-(1r=0.9997),检出限为0.003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5.29%,RSD为0.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用于测定纳米银凝胶中银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纳米银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备粒径小、性质稳定、抗菌活性强的纳米银。方法 化学合成法制备纳米银,以超滤法将反应体系中的杂质除去得高纯度的纳米银。以紫外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纳米粒度测定仪对其进行理化表征。结果 制备出的纳米银平均粒径为18.29 nm,分布窄;表面带负电荷,平均表面Zeta电位为-36.5 mV;性质稳定,抗菌活性强。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制备出优良的纳米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纳米银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纳米银为主药,乳化法制备O/W型纳米银乳膏;考察乳膏粒径及分布;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制剂含量;对乳膏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乳膏粒径约为15.2nm,粒径分布窄;纳米银的含量约为20μg·g-1;乳膏稳定性试验各检测指标在考察期内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处方工艺简单、可行,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纳米银胶体溶液中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浓硝酸作溶剂溶解纳米粒沉淀后,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与对二甲氨基苄基罗丹宁(玫瑰红银试剂)反应生成橙红色络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475nm波长处检测银含量。结果:测得银离子在0.05~1.50mg.L-1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04%(n=9,RSD为1.82%)。结论:上述方法操作简便,便于开展,方法灵敏,适用于测定纳米银胶体溶液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甲壳胺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甲壳胺处理组和环磷酰胺处理组,MTT法检测甲壳胺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的影响,并观察TNF-α、IL-2等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甲壳胺处理组小鼠的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和NK细胞活性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