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脂与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取人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经传代后分别置入地塞米松1×10-8mol/L(A组)、1×10-7mol/L(B组),应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成脂基因mPNA(PPARγmRNA)、成骨基因mRNA(Osteocalcin mRNA)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通过凝胶成像扫描系统做半定量分析,以PPARγmRNA和Osteocalcin mRNA与β-actin的吸光度比值表示上述产物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对A组和B组通过凝胶成像扫描系统作PCR产物半定量分析,显示B组细胞中的Osteocalcin mRNA表达降低,而A组细胞中的表达增加。而且B组中的PPARγmRNA表达升高,A组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可以从分子水平调控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的分化。地塞米松浓度为1×10-7mol/L时,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同时减少、抑制其向成骨细胞分化,这可能是激素骨坏死发生的机制之一。诱导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地塞米松浓度为1×10-8mol/L是比较适宜的。  相似文献   
2.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适用于腺体较大及并发膀胱病变的患者。在我国大多数医院广为应用[1] ,然而术中止血困难 ,术后出血及尿道狭窄时有发生 ,因此 ,必须改进手术方式 ,提高手术质量。我院 1996— 1999年采用前列腺窝折叠缝合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5 2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 5 2例 ,年龄 47~ 87岁 ,Ⅱ度前列腺增生症 17例 ,Ⅲ度 35例 ,残余尿 6 0~ 35 0ml,前列腺体积 40~170ml,平均 6 5ml;17例肾功能不全 ,2 1例曾行保留导尿 ,8例曾行前列腺射频治疗 ,5例有慢性前列腺病史 ,2例行经尿道前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支持模式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4例左心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给予BiPAP模式呼吸支持,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HR、SBP、SpO2及PaCO2治疗组分别为(94.0±18.2)/min、(126.0±11.4)mmHg、(93.0±8.2)%和(36.0±6.5)%,对照组分别为(109.0±17.6)/min、(104.0±9.5)mmHg、(84.0±9.7)%和(49.0±11.3)%,治疗组患者HR、PaCO2低于对照组,SBP、SpO2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91.9%,对照组为78.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结论:BiPAP呼吸支持模式能够改善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左心功能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和伞状支撑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方法 取6只健康山羊,采用液氮冷冻法制作单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8周后在坏死侧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和伞状支撑骨移植术.分别于术后3、6个月做放射学检查,观察股骨头内骨质变化.结果 实验动物一般状况良好.液氮冷冻法8周后达成股骨头坏死模型,模型侧后肢出现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和伞状支撑骨移植术后3个月X线显示,股骨头外形恢复,股骨头内囊性低密度区消失,可见骨柱影,股骨头内骨质愈合状况良好,原塌陷已修复,股骨头无再塌陷.6个月时,治疗侧股骨头外形正常,骨密度基本均匀,骨柱影已模糊,植骨已融合,股骨头无再塌陷.正常对照侧股骨头无异常变化.结论 骨髓干细胞移植和伞状支撑骨移植术可以有效治疗骨坏死,防治股骨头塌陷,效果良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usefulness to treat the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umbrella strut bone grafting. Methods Six goats were established of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models on one side by method of liquid nitrogen frozen, and then they were taken into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umbrella strut bone grafting after 8 weeks. The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was made at 3 and 6 months after the bong grafting, and observed changes of bone union in the femoral head. Results The general state of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was fine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model of ONFH was reached on 8 weeks after liquid nitrogen frozen, and limping. After 3 months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umbrella strut bone grafting, X-ray film showed that low bone density disappeared, the shape of the femoral heads, grafting strut bone and initial bone union were fine in the head, and no repeated collapse of the head. The X-ray film showed that the shape of the femoral heads was normal, grafting strut bone was union in the head, and no repeated collapse of the head after 6 months. There was normal on the control side. Conclusions The ONFH can be treated effectively by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umbrella strut bone grafting,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femoral head is prevented.  相似文献   
5.
钛网加带股方肌蒂骨柱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钛网加带股方肌蒂骨柱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钛网加带股方肌蒂骨柱移植术治疗骰骨头坏死20例22髋,男18例,女2例,平均年龄21.0~45.0(28.5±5.1)岁.按病因分类:激素性4例4髋,乙醇性14例14髋,激素+乙醇性2例4髋.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分期Ⅱ-A、Ⅱ-B、Ⅱ-C、Ⅲ-A期分别为7、8、5、2髋.左侧6髋,右侧16髋.结果:术后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关节活动度改善.Ⅲ-A期患者的股骨头高度增加.所有患者获得随访3~16个月.结果显示,Ⅱ-A、Ⅱ-B期均优,Ⅱ-C期优4髋、良1髋,Ⅲ-A期优1髋、良1髋.Ⅱ-A、Ⅱ-B、Ⅱ-C期效果较好,Ⅲ-A期次之(P<0.05).术后股骨头内植骨愈合时间需要3~4个月.结论:钛网加带股方肌蒂骨柱移植术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PFNA治疗老年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及手术操作注意事项。方法 32例老年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良好,患者满意度良好。结论 PFN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等优点,对于治疗老年复杂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很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85 - 2 0 0 3年共收治乙状结肠粪性穿孔 7人次 ,分析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人次 ,男 2例 ,女 4例 ,其中1例为复发病例。年龄 4 5~ 84岁 ,6 0岁以上 6例 ,病人皆有便秘病史 ,大便后发病 6例。1.2 术中所见 本组手术治疗 6例 ,穿孔部位在乙状结肠末端 3例 ,中段 3例。穿孔形态均为椭圆形或圆形。穿孔均在系膜缘对侧肠壁且穿孔缘肠壁已发黑坏死 ,未见外翻肠黏膜。乙状结肠内积满干结粪块 ,使左半结肠高度扩张。腹腔内大量浑浊液体。1.3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6例均采用穿孔修补加横结肠双腔造瘘术 ,术中用甲硝…  相似文献   
8.
地塞米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基因调控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内成脂转录因子PPARγmR—NA和成骨基因Osteocalc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自愿者骨髓,通过梯度离心、贴壁分离培养获得hBMSCs。传代培养第2代hBMSCs8d,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10^-7mol/L地塞米松,对照组不给予地塞米松,5d后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两组细胞中PPARγmRNA和Osteocalcin mRNA的表达。结果用地塞米松处理细胞5d,RT-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hBMSCs内PPARγmRNA呈高表达,对照组hBMSCs内PPARγmRNA呈低表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hBMSCs内Osteocalcin mRNA呈低表达,对照组hBMSCs内Osteocalcin mRNA呈高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塞米松能够调控hBMSCs内成脂转录因子高表达,而抑制其成骨表达,这可能与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从1985年8月~2004年2月共收治小儿肠梗阻297例,其中致中毒性脑病19例,占6.4%,治愈18例,治愈率90.5%,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LOC730101对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将体外培养的U2OS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阴性组(转染阴性对照)和干扰组(转染靶向LOC730101的干扰序列),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LOC730101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 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与迁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 mentin)、N-钙黏附素(N-cadherin)、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 (MMP-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细胞中LOC730101表达水平(干扰组、对照组分别为0.25±0.03、1.00±0.06,下同)、细胞成活率[(57.65±3.26)%、(100.00±7.39)%]、克隆形成率[(13.03 ± 2.12)%、(25.35±3.58)%]、侵袭细胞数(51.36±3.48、92.85±6.62)、迁移细胞数(77.15 ± 5.05、136.92 ± 15.35)和细胞在S期[(20.54±2.15)%、(28.15±2.38)%]、G2/M期所占百分比[(16.87±2.12)%、(23.36±3.12)%]以及细胞中Vimentin (0.52 ± 0.04、1.17 ± 0.13)、N-cadherin (0.31 ± 0.03、0.65 ± 0.04)、β-catenin (0.42 ± 0.03、0.73 ± 0.04)、c-Myc (0.29±0.03、0.65±0.03)、Cyclin D1 (0.26±0.02、0.58±0.04)、MMP-7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55± 0.03、0.86±0.06)均明显降低,而细胞在G0/G1期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2.62±5.15)%、(48.46±3.65)%]以及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82±0.06、0.38±0.03)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性组的各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调LOC730101可抑制骨肉瘤U2O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