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衰的·I盏床疗效。方法:将18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99例,两组均给予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治疗前后6min步行距离,通过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NEF)。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磷酸肌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组),心功能NAYA分级改善,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指标较治疗前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提高,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指标下降(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回族和汉族冠心病(CHD)患者危险因素及及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701例,回族CHD组92例和汉族CHD组609例。分析比较2组CHD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回族CHD组血总胆固醇(TC)水平与汉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汉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组冠脉病变部位及支数与汉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回族组冠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的定量分析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P<0.05)。结论尽管回族CHD患者TC和LDL-C者低于汉族组,但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支数与汉族无明显不同,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回族和汉族冠心病(CHD)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7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701例,其中回族CHD组92例、汉族CHD组609例。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分析对比两组CHD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回族CHD组年龄小于汉族CHD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汉族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CHD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支数与汉族C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70岁回族CHD组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族CHD患者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汉族,40~70岁回族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汉族重,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回族和汉族冠心病(CHD)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7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701例,其中回族CHD组92例、汉族CHD组609例。设计统一的调查表,分析对比两组CHD患者的发病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回族CHD组年龄小于汉族CHD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汉族C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CHD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支数与汉族CH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70岁回族CHD组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族CHD患者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汉族,40~70岁回族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汉族重,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回族和汉族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早发冠心病患者316例临床资料,分为回族组(78例)和汉族组(238例)。对8个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家族遗传、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和吸烟史)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回族组吸烟和糖尿病比例均高于汉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组急性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汉族组,而心绞痛比例低于汉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A型病变为主,回族组C型病变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民族均以单支病变为主,回族组三支病变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组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族早发冠心病患者较汉族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糖尿病、前降支病变率、右冠脉病变率、三支病变率和C型病变比例更高,且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主因“发作性心慌10年,加重2d”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160/100mmHg,口服坎地沙坦8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30/70mmHg左右。有活动后胸闷病史。查体:心率76次·min^-1,血压135/80mmHg。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球囊扩张并拉伤兔腹主动脉建立血管损伤模型,分析血管损伤与新生内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内弹力膜损伤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产生的影响。方法对32只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进行股动脉穿刺,经导丝送人球囊,球囊扩张并拉伤腹主动脉建立血管损伤模型。术后28天处死模型兔,分离损伤血管,进行固定、包埋及染色处理。使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新生内膜厚度,分析确定血管损伤积分。结果血管损伤积分与新生内膜厚度呈正相关。血管损伤积分与新生内膜厚度之间的拟合曲线为呈"S"形的三次曲线。结论内弹力膜损伤加速新生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STEMI行急诊PCI患者335例,根据入院时MPV水平分为A组(≤9.9 fl,123例)和B组(MPV>9.9 fl,212例)。对患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根据MACE的发生,分为MACE(+)组和MACE(-)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MACE发生率B组[53例(25.0%)]高于A组[16例(13.0%)](χ2=6.844,P=0.01),主要表现在再发心绞痛[37例(17.4%)比9例(7.3%),χ2=6.751,P<0.01]和再次住院[40例(18.7%)比12例(9.7%),χ2=4.928,P=0.03]。MACE(+)组中MPV>9.9 fl病例比例高于MACE(-)组[54例(78.2%)比165例(62%),χ2=6.376,P=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MPV>9.9 fl(OR:2.05,P=0.03),提示MPV>9.9 fl与STEMI行急诊PCI患者1年预后相关。结论术前MPV>9.9 fl是预测STEMI行急诊PCI患者1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回族和汉族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回族组78例和汉族组238例。对8个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BMI、家族遗传、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和吸烟史)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回族组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高于汉族组(P<0.05)。回族组急性心肌梗死比例高于汉族组,而心绞痛比例低于汉族组(P<0.05)。两民族均以A型病变为主,回族组C型病变高于汉族组(P<0.05)。两民族均以单支病变为主,回族组3支病变高于汉族组(P<0.05)。Gensini积分比较,回族组高于汉族组(P<0.05)。结论:比较汉族早发冠心病患者,回族早发冠心病患者吸烟比例高、糖尿病比例高、3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