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下简称激素 )治疗病毒性肝炎一直有争议。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3月我们收治了 2例慢性乙肝 (重度 )病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适时应用激素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例 1:男 ,2 5岁。因肝区不适、乏力、纳差半个月入院。既往有乙肝病史 7个月 ,ALT持续在 5 0~ 390U/L。无血吸虫病史 ,无饮酒史。入院查体 :面色晦暗 ,肝掌 (+) ,肝脏在右肋下 2 0cm ,质地中等 ,边钝 ,表面光滑 ,压痛 (+) ,肝区叩痛 (+) ,余 (- )。实验室检查 :ALT 2 15U/L ,AST 170U/L ,TBiL 16 9mol/…  相似文献   
2.
我们采用中药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4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川芎嗪注射液+苦黄注射液)及对照组(菌栀黄注射液)各60例,分别于用药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及监测肝功能主要指标:ALT、AST、TBiL.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临产显效及总有效率、TBiL恢复程度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苦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病程长,生活质量差。由于大量腹水压迫,影响呼吸、循环功能,内科治疗(利尿、输蛋白、放腹水)常难奏效,病死率高。我们采用中药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31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对32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PE)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后续或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给予拉米夫定治疗24 w后再联合阿德福韦酯或初始即两药联合治疗,比较治疗48 w末两组血清HBVDNA转阴和ALT复常情况。结果 B组患者Child-Pugh评分、血清ALT、TBIL和ALB水平分别为(7.6±0.6)分,(65.8±10.1)U/L,(25.4±5.6)μmol/L和(32.3±0.8)g/L,与A组的(8.9±0.8)分,(87.3±21.0)U/L,(27.9±7.4)μmol/L和(32.3±0.6)g/L比,除了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外,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和脾厚度分别为(12.7±0.7)mm、(7.9±0.6)mm和(45.4±6.5)mm,与A组的(12.2±0.9)mm、(7.6±1.0)mm和(45.7±7.4)mm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血清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分别为90.0%和88.0%,均显著高于A组的54.0%和60.0%(P<0.05)。结论 相对于后续加用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能提高血清HBV DNA阴转率和血清ALT复常率。  相似文献   
7.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600mg,每日一次口服。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后在2周、4周、12周的HBVDNA,治疗前后肝功能,PTA,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2,4,12周分别为33.0%,80.0%,83.3%,对照组分别为0%,3.3%,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在TBil降低(P〈0.01)、PTA升高(P〈0.01)方面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67.7%,对照组40.0%(P〈0.05)。结论替比夫定有较强的抗HBVDNA活性,且起效快,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适合重型肝炎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邪属性应定性为"寒湿疫"。《伤寒论》以六经病机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该文结合抗击"新冠"肺炎临床实践,从六经病机传变规律阐述"新冠"肺炎的六经传变规律,并进行分期分型辨治,以期对优化临床诊治思路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患者有高胆红素血症、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等严重肝功能损害,也易进展为重型肝炎,因此国内外学者采用许多疗法治疗重度慢性肝炎,其中思美泰(腺苷蛋氨酸)治疗黄疸型慢性肝炎有效,但尚未见思美泰治疗重度慢性肝炎的报道。我们采用思美泰与前列腺素E_1治疗重度慢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屡有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中检测SOD的报道,但结果不一致。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1997年5月~1998年5月住院患者中7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SOD进行检测。其中男60例,女19例;年龄20~57岁,平均36±10岁。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第5届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设16例正常人为对照组。 1.2 检测项目及方法 79例患者于入院时及住院15日,取抗凝血2ml分装保存于冰箱中,集中检测SOD活性,同时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SOD用黄嘌呤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