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住院的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297例(100%)HSP患儿均出现皮疹,其中34例皮疹不典型,合并消化道症状诊断为腹型HSP189例(64%),腹型组中136例患儿以皮肤紫癜首发,所有腹型HSP患儿均有腹痛,部分患儿合并消化道出血、呕吐、腹泻,患儿消化道症状重,腹部体征轻,1例合并肠穿孔,另2例合并肠套叠。52例患儿行胃镜检查:黏膜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点、溃疡。结论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腹型HSP容易被误诊,尽早行内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4岁8个月,以发热伴腹痛3d为主诉于2012年11月26日人院(12月6日出院)。患儿入院前3d无诱因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9℃,4~6h发热一次,无抽搐及寒战,口服退热药体温可下降,伴有阵发性腹痛,以右上腹为著,病后口服“红霉素”2d无好转,外院行彩超示“胆结石”,为系统治疗来我院。  相似文献   
3.
施亚娟  姜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22-2323
肾小管性酸中毒[1](RTA)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HCO3-和(或)远端肾小管泌H 或产NH3功能缺陷导致酸碱平衡失调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儿科并非少见,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误诊。现将我院1980年9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2岁,以双下肢皮肤紫癜2个月余为主诉入院.2个月前双下肢出现皮肤紫癜,无腹痛及关节痛.于当地医院检查血常规,PLT技术正常.  相似文献   
5.
根据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的Lown分级,对我院242例室早的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应Lown分级对室早临床意义的估测情况。认为:Ⅱ级以上的室早常属病理性,但分级中的RonT现象未必具有危险性。指出Lown分级中级别的高低对室早临床意义的估测价值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亚娟 《当代医学》2010,16(34):50-50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DCG)分析老年人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5月间150例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并与常规心电图(ECG)结果做对比。结果 DCG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总检出率为100%,ECG为19.6%;房性心律失常DCG检出率为89.3%,ECG检出率11.3%;室性心律失常DCG检出率为54%,ECG检出率为5.3%;交界性心律失常DCG检出率为l8.7%,ECG未检出;传导阻滞DCG检出率为8.7%;ECG检出率为5.3%;窦缓及窦性停搏检出率为46%;ECG均未能检出。结论老年人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尽早地发现各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病例的心电图特征和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5月~2013年9月在本院心电图检查中出现的50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心电指标。结果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发生男性多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与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是引起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的常见病因;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心电图常合并出现ST-T异常、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等。结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患者心电图合并出现ST-T异常、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中的一项或几项是诊断CRBBB伴器质性心脏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血压晨峰(MBPS)与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MBPS值状况将患者分为晨峰组(n=60;MBPS≥23.6 mmHg)和非晨峰组(n=60;MBPS<23.6 mmHg),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及血压监测,统计两组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状况.结果 晨峰组患者ST段改变发生率11%与非晨峰组2%相比明显较高(P<0.05).晨峰组患者T波改变、ST-T改变发生率与非晨峰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晨峰组患者房速、室速、频发室性早搏、频发房性早搏发生率分别为25%、7%、2%、26%和40%与非晨峰组的5%、1%、1%、3%和8%相比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房室阻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血压晨峰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发生状况存在直接联系,可指导临床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心梗三联指标辨识心源性胸痛患者是否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价值。方法:70例于胸痛中心就诊并由心电图诊断为心源性胸痛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急诊PCI而分为PCI组和未PCI组各35例。比较两组心梗三联指标—血清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YO)水平,计算心梗三联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及其预测后续是否接受急诊PCI的能力。结果:PCI组cTnI和CK-MB分别为2.000(7.2525)ng/mL和33.43(218.75)ng/mL,高于未PCI组的0.066(0.6255)ng/mL和5.10(8.9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MYO为258.00(846.570)ng/mL,高于未PCI组的81.72(240.955)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cTnI、CK-MB及MYO预测急诊PC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6(0.618~0.853)、0.718(0.595~0.840)和0.623(0.488~0.759)。结论:心梗三联指标中,cTnI和CK-MB能有效辨识心源性胸痛患者后续是否接受急诊PCI,值得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房颤动(房颤)者动态心电图的RR间期表现,包括特点、分布、影响因素等内容,为房颤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动态心电图的60例房颤患者的心电图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动态心电图RR间期最值(最长、最短)、发生时间、不同时间段(1.5秒、3.0秒为分界点)内的心率、最高/低心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R间期小于1.5秒16例(26.67%);RR间期大于2秒35例(58.33%);RR间期大于3秒5例(8.33%)。结论房颤患者RR长间期较常见,分布呈昼夜节律性,且RR长间期不受心脏大小、心功能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