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QCC)对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漏审不合理医嘱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医院PIVAS 3000份医嘱为管理前组,另抽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3000份医嘱为管理后组,对其中的不合理医嘱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医嘱中不合理医嘱发生的原因及其发生率差异;以及比较两组医嘱中QCC开展前后PIVAS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评分值的差异。结果:管理前组3000份医嘱中,其中563份医嘱存在不合理用药,其类型为给药频次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浓度不合理等,其不合理发生率为18.77%;管理后组3000份医嘱中,仅有67份医嘱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医嘱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其发生率仅为2.23%;管理后组显著低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PIVAS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沟通能力、创造能力、积极性和团队精神的评分值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QCC对减少PIVAS漏审不合理医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充分发挥了PIVAS工作人员的团队责任性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78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根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78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经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均获成功,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症状,给予连续换药处理后缓解;其余76例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无皮肤坏死及创口感染现象。术后93~126d行钢板拆除、切口缝合,随访观察6个月78例患者均痊愈,无后遗症发生。结论采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效果理想,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后遗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病人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长柄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7例.结果 平均随访9个月,髋关节功能良好,并发症大幅度降低,优于传统内固定.结论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尽快恢复功能的特点,不失为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跟骨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78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根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78例粉碎性跟骨骨折患者经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后均获成功,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症状,给予连续换药处理后缓解;其余76例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无皮肤坏死及创口感染现象.术后93~126 d行钢板拆除、切口缝合,随访观察6个月78例患者均痊愈,无后遗症发生.结论 采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效果理想,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后遗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常规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4例四肢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每组47例,微创组的患者实行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方法治,观察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及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这些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3.6%,常规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为78.7%,微创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1%,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7%,微创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接骨板术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显著,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