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及中医男科的常见病之一,治法颇多,但疗效均不太确切。笔者主要运用中药灌肠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处方:生大黄60g,黄柏15g,厚朴12g,苍术15g,皂刺15g,川牛膝30g,丹参18g,乳香15g,漏芦20g,枳实12g,海藻20g。将上药加水煎煮三次过滤,滤液浓缩至600ml,每次取液100ml,采取臀高头低位保留灌肠,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每天2-3次,每7天为一疗程,一般需要三个疗程。临床诊断较易,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如会阴、尿道、肛门、睾丸、腹股沟部不适、疼痛或坠胀、尿道在性兴奋时或排便时有白色分泌物溢出,…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的优良度──含量测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药优良度考察,重要的是尽量全面测定可定量的必要成分,以便测定内容和标准与中医药理论的整体现相吻合。测定方法以HPLC法为主,但薄层色谱诸法也占有重要地位。计算光度法,其价值在于内控标准。比色法有潜力。含量值幅度因实际上变化范围较大,应加强研究并有科学的规定,使含量限(幅)度在实际生产中能予以执行。  相似文献   
3.
周守君  文旭  任亚晖 《江苏医药》2003,29(7):549-549
对我所1985~1992年收治的35例阴茎癌病人,进行了系统随访,现将长期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及组织中阿霉素含量的方法,以揭示脂质体阿霉素的靶向性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Nova-Pak,C18柱(150mm×3.9mm,粒径为4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铵-冰醋酸(体积比为50∶22∶28∶0.6);流速1.0ml*min-1;激发波长479nm,发射波长587nm;柱温30℃。结果血浆阿霉素线性范围为2.32~1160.00μg·L-1,线性相关系数r=0.9998(n=8);组织阿霉素为0.027~5.4μg·g-1,线性相关系数r=0.9995(n=7);血浆阿霉素RSD为2.40%~4.22%,组织阿霉素为1.98%~9.17%。血浆及组织内药物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1%和95.6%。血浆中阿霉素最低检测浓度为2μg·L-1,组织中为0.027μg·g-1。结论此方法灵敏度高、省时、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腹腔游离癌细胞及腹水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为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测定163例行根治性切除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EA、CA199表达水平,并采用细胞学方法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结果:当肿瘤浸透浆膜、有淋巴结转移时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明显升高(P〈0.05),游离癌细胞检出与否与有无脉管侵犯及神经侵犯无明显关系(P〉0.05),游离癌细胞阳性与腹水CEA、CA199高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游离癌细胞与肿瘤侵犯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与腹水CEA、CA199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对高龄胃癌病人术后恢复、免疫功能、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龄胃癌病人(70岁)手术后随机分为免疫肠内+肠外营养(EN+PN)组和肠外营养(PN)组。于术前1 d、术后第1和第7天检测相关的营养和免疫血清指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Ig G、Ig A水平以及CD3、CD4、CD4/CD8较术前1 d有显著下降。术后7天EN+PN组血清TP、ALB、PA、Ig G、Ig A以及CD3、CD4、CD4/CD8与PN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EN+PN组和PN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可改善高龄胃癌病人手术后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王太洪  文旭  顾荣明  蒋谦 《江苏医药》2007,33(10):1034-1035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8例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表现以上腹隐痛不适与腹块为多,梗阻性黄疸少.B超与CT是主要的诊断手段,表现为胰腺的囊性肿块、囊壁厚薄不均、囊内有乳头状突起或实质性肿物.6例根治性切除,1例死于并发症,5例生存良好;2例活检后分别4个月与5个月死亡.结论 影像学是术前主要的诊断手段,除明确的浆液性囊腺瘤可以局部切除外,均应作根治性的胰腺囊性肿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4例胃癌患者在手术中对肿瘤未行侵入性操作前予以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分析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产生与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等因素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追踪回访。结果:114例胃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39·47%(45/114),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病理类型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显著相关,P<0·01,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预示术后不佳。3年内,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组45例患者无1例生存。结论:腹腔脱落癌细胞形成微转移性,是胃癌术后腹腔复发及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腹腔游离癌细胞呈正相关。术中检测游离癌细胞有助于评价病期、手术效果,并为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EN)术前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常不一致,文中探讨术前内镜诊断为胃HGIEN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比较分析65例术前内镜诊断胃HGIEN患者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HGIEN,手术标本病理学诊断:5例患者为胃HGIEN,占7.7%;余60例皆为胃癌,占92.3%。60例胃癌中32例为早期胃癌,占53.3%,28例为进展期胃癌,占46.7%;Bormann′sⅠ型2例,Ⅱ型9例,Ⅱ型9例,Ⅳ型8例。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23例,低分化腺癌19例,印戒细胞癌4例,黏液腺癌2例。美国肿瘤研究联合会(2002版)肿瘤结节转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Ⅰ期37例,占61.7%;Ⅱ期5例,占8.3%;Ⅲ期11例,占18.3%;Ⅳ期7例,占11.7%。结论内镜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胃HGIEN患者,伴浸润性癌的可能性大,应根据具体情况,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中成药的纯净度考察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纯净度的控制,主要是去除那些不起治疗作用的杂质,提出了测控有害杂质,包括重金属,砷盐、残留农药,贮存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方法和参考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