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超高频超声联合B?Flow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对流量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5月在本院行超声检查中出现AVF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共11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超高频超声联合B?Flow检测内瘘狭窄处残余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peak systolic velocity ratio,PSVR)及自然血流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后,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AVF狭窄超声表现为透析通路上内径及血流束变细,流速升高。内瘘狭窄处残余内径与自然血流量正相关(r=0.761,P < 0.000 1);PSV与自然血流量不存在相关性;PSVR与自然血流量负相关(r=-0.457,P < 0.000 1)。与PSVR相比,残余内径与自然血流量相关性更高(Z=3.762 7,P=0.000 2)。残余内径诊断自然血流量不足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80(95%CI:0.809~0.936,P < 0.000 1),最佳临界值为1.0 mm,灵敏度为82.22%、特异度为84.06%。PSVR诊断自然血流量不足AUC为0.767(95%CI:0.678~0.841,P<0.000 1),最佳临界值为4.9,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72.46%。与PSVR相比,残余内径诊断自然血流量不足AUC更大(P=0.008 2)。两者联合诊断AUC为0.883(95%CI:0.809~0.936,P < 0.000 1),大于PSVR诊断自然血流量不足AUC(P=0.001 7)。结论:内瘘狭窄处残余内径诊断自然血流量不足的效能优于PSVR,可作为一种有效方法为临床判断采取干预措施的时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犬不同栓塞程度急性肺栓塞(APE)模型,评价血流动力学与右心室功能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用犬9只,经股静脉注入条状自体新鲜血栓,通过控制血栓栓塞量,建立低危肺栓塞组(G1)、轻度次大面积肺栓塞组(G2)和重度次大面积肺栓塞组(G3)动物模型:评价栓塞后120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观察CT成像及心脏超声右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栓塞后120 min,所有实验动物平均肺动脉压(MPAP)均较基线水平显著升高,并随栓塞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G1:18.0±3.6比28.7±3.5,P0.05;G2:12.3±3.1比36.0±2.0,P0.05;G3:15.3±4.0比45.3±2.5,P0.05)。肺动脉/主动脉直径(PA/AA)较基线水平均显著升高,且PA/AA值对早期肺动脉压上升表现的较为敏感。心脏超声与CT成像均显示右心室/左心室横径(RV/LV)比值随栓塞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对低危肺栓塞组超声测量数据未见显著差异。虽然在3个实验组均观察到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数值降低,但仅G3组的改变具有显著性(57.1±1.9%比41.6±0.9%,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犬不同栓塞程度APE模型,其血流动力学和右心室功能指标指标的相关性可为相关实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栗翠英  林红军  胡建群  敬雷  胡彧 《江苏医药》2012,38(13):1554-1556
目的比较非哺乳期乳腺炎(NLM)的超声和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NLM声像图表现为Ⅰ型(囊性肿块型)者5例(11.9%),Ⅱ型(与导管关系密切的囊、实性团块回声)者14例(33.3%),Ⅲ型(周边有弱回声带的稍高或不均匀回声包块)5例(11.9%),Ⅳ型(部分或者完全液化的脓肿样回声,部分伴有瘘管形成)者18例(45.19%)。超声诊断炎性包块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8.6%。病理结果肉芽肿性乳腺炎11例,超声表现为Ⅳ型;纤维囊性乳腺病、导管扩张伴炎症5例,超声表现为Ⅰ型;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26例,超声表现为Ⅱ型或Ⅲ型、Ⅳ型。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表现不一,仅靠超声图像容易误诊;结合临床病史、体征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急性、亚急性者较容易诊断,慢性者较难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踝关节运动对健康成年人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及下肢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30名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方法, 先使用多普勒超声探讨静息状态、踝关节背屈和跖屈动作对下肢股静脉血流的影响。再让受试者接受两种踝关节运动, 传统方式为背屈10 s放松5 s、跖屈10 s放松5 s;改良方式为背屈1 s放松1 s、跖屈1 s放松1 s。分别在运动5 min后即刻、运动结束休息5 min、运动结束休息10 min时对受试者股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测定, 并评估运动持续1、3、5 min时受试者的主观感觉疲劳程度。结果与静息状态相比,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平均流速、血流量均增加(P<0.01);与跖屈相比, 踝关节背屈时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平均流速、血流量提高(P<0.05)。不同时间点两种踝关节运动方式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和平均流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运动持续1、3 min时受试者的主观感觉疲劳程度得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33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他眼内肿物患者56例,经病理或随访证实?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超声诊断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脉络膜黑色素瘤32例,睫状体黑色素瘤1例?瘤体呈中低回声,边界清楚整齐?其中有18例形成具有特征性的“挖空现象”, 15例表现为“脉络膜凹陷” ?外形表现为“圆顶样”28例,“蘑菇样”5例?CDFI显示病灶内有丰富的动脉血流25例,单支少量血流有6例,均来自睫后短动脉?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脱离?其他眼内肿物患者包括6例睫状体肿块,葡萄膜转移癌8例,脉络膜血肿16例,脉络膜血管瘤8例,视网膜母细胞瘤18例?结论:高频彩超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及与其他眼内肿块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规超声(US)、实时弹性成像(UE)、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患者的116个甲状腺结节进行术前US及UE检查,包括助力式弹性成像、EI、SWE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VTI、VTQ、VTIQ)。其中66例患者的84个甲状腺结节行SWE像。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行TI-RADS分级。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根据其曲线下面积,比较诊断效能。结果:良性结节36个,恶性结节80个。甲状腺结节大小为0.50~5.0cm,平均(1.47±0.83)cm。TI-RADS、弹性评分、EI、VTI、VTQ、SWE平均值、VTIQ等AUC值分别为0.945、0.78、0.639、0.793、0.679、0.559、0.589。结论:US及UE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联合常规超声(conventional ultrasound,US)在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判定中的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舌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US及SWE检查,对比US与SWE对舌鳞癌颈部淋巴结的诊断结果,并分析舌鳞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常规声像图表现及SWE弹性模量平均值。结果:病理检查证实80例共224枚淋巴结,其中转移性淋巴结116枚,良性淋巴结108枚,US确诊53例157枚淋巴结,SWE确诊67例201枚淋巴结。US诊断舌鳞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56.03%、85.19%和70.09%,颈部正常淋巴结的弹性模量平均值为(17.38 ± 2.46)kPa,恶性淋巴结弹性模量平均值为(27.22 ± 5.40)kPa,应用SWE颈部淋巴结弹性模量平均值诊断恶性淋巴结,ROC曲线下面积为0.957,以21.58 kPa为诊断界值时,灵敏度为83.00%、特异度为97.50%、准确度为89.73%。结论:舌鳞癌的颈部转移性淋巴结US具有一定的声像图特点;SWE弹性模量平均值对判断舌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超声造影成像技术评估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强化特征。方法:选择42例确诊为重度OSAS的患者为试验组,再选取33例无OSAS疾病史但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测量造影后颈动脉斑块的最大厚度,并对斑块内新生血管强化特征进行分级。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PSG)测得OSAS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和最低脉氧饱和度(minimal pulse oxyhemoglobin saturation,miniSpO2)等血氧饱和度相关指标,并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强度(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IPN)之间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通过超声造影IPN定性分析发现,OSAS组颈动脉斑块以Ⅱ型(47.6%)为主,对照组以Ⅰ型(63.6%)为主,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OSAS组患者颈动脉斑块IPN与斑块边界呈正相关(r=0.395,P < 0.05),与miniSpO2呈负相关(r=-0.448,P < 0.01)。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中斑块边界、miniSpO2是IPN(R2=0.340,F=10.024,P < 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通过超声造影发现重度OSAS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对初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提供相关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不同回声颈动脉斑块弹性特征的价值。方法对14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及SWE检查,采用两种斑块回声分类方法对斑块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回声特征颈动脉斑块的杨氏模量值。结果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及不均质回声最大杨氏模量值、平均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小杨氏模量值在四种回声斑块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除低回声与等回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Ⅳ型斑块最大杨氏模量值、平均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除Ⅲ型和Ⅳ型斑块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种回声斑块中最小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除Ⅰ型和Ⅱ型斑块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WE技术可以定量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弹性特征,能够反映不同回声斑块间的弹性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