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症,病死率和残废率居各种急性脑血管病之首。传统的内科疗法国内外病死率为50~70%。近20多年来,由于诊断方法和手术技巧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4年5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484例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脑疝症状者手术死亡率7.7%,有脑疝症状者死亡率21.3%。手术距脑疝发生时间<1h死亡率8.2%,1~2h死亡率40.0%,>2h死亡率72.2%。结论影响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疗效的相关因素较多,除脑疝形成及手术距脑疝发生的时间外,创伤性低血压、合并脑损伤的程度、呼吸功能不全、大面积脑梗塞、血糖与血浆渗透压升高及肝功能异常等均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脑胶质瘤手术加局部热化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手术加局部热化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胶质瘤手术加术中、术后间断热化疗等综合治疗 2 4例患者 (综合组 )的资料 ,与同期手术治疗的 46例未行热化疗的脑胶质瘤患者 (对照组 )进行比较。热化疗方法是术中用双极电凝直接加热瘤体残腔化疗药 ,43~ 44℃ ,持续2 5min。术后第 2天始 ,隔日将化疗药注射入埋置于头皮下的Ommaya药囊中 ,并用微波辐射加温 45min ,共 9次。结果 综合组平均生存 3 0 .75个月 ,对照组平均生存 8.85个月 ,综合组较对照组生存年限延长 (P <0 .0 0 1) ,而并发症并未增加。结论 脑胶质瘤术中和术后间断局部热化疗可提高手术疗效 ,减少肿瘤复发 ;微波辅助术后局部化疗药液加温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67岁,主因口角歪斜,左侧耳后疼痛1d入院.1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伴有左侧耳后疼痛,疼痛加重时向颞枕及颈部放射.查体:T:36.5℃,P:72次/min,R18次/min,BP:130/70 mm Hg,左侧耳廓、外耳道未见疱疹,乳突区未见红肿,左侧颈部肌肉紧张,局部压痛,心肺腹查体(-).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语利,眼球活动自如,左侧额纹变浅,左眼闭合不全,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歪,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病理征(-).住院辅助检查:脑电图、乳突CT、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未见异常,颈椎MRI提示“颈椎退变,C3-5椎间盘突出,C5-7椎间盘膨出”,耳鼻喉科会诊耳镜检查提示:外耳道及鼓膜完好,未见疱疹.入院后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颈椎病、耳大神经痛”.予以活血化瘀、皮质类固醇激素减轻神经水肿、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红外线照射及电针理疗等处理,治疗1周效果不佳,且症状较入院时有所加重,尤其耳后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针刺样、电闪样痛,夜间为甚.住院期间多次检查左侧耳廓、外耳道未见疱疹,再次进行神经系统详细检查时发现:左耳听觉稍增强,左耳廓及耳后区皮肤浅感觉稍增强,左侧前2/3舌面味觉稍减退.故考虑诊断:Hunt综合征.加用阿昔洛韦0.5 g,2次/d,1周后症状明显好转,再坚持治疗1周后疼痛基本消失出院,出院后继续维生素B族治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CT扫描观察下,急性硬膜外血肿非手术治疗的报告增多。但急性、硬膜外血肿迅速消退者,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69岁。入院前3小时从0.4米高的椅子上倒下,左颞顶部先着地。昏迷5分钟。诉头痛、呕吐,于1989年10月2日入院。体检;T36.6℃,P82次/分,R20次/分,Bp16/10.6  相似文献   
6.
热化疗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研究热化疗对C6细胞凋亡的影响,评价热化疗抑制细胞增殖的价值。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直接作用于体外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接种后20h,48h接种后42.7℃恒温箱中加温2次,每次30min。观察丝裂霉素对C6细胞的抑制率,生长曲线的影响及热疗,化疗,热化疗对C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 丝裂霉素在1.5μg/ml浓度时杀伤作用达高峰(P<0.001),再加大浓度并不增加杀伤作用(P>0.05);透射电镜,FCM,TUNEL均观察到热疗,化疗,热化疗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P<0.001),热化疗有协同作用(P<0.001)。结论 (1)热疗,化疗,热化疗均抑制C6细胞增殖。(2)热疗,化疗,热化疗诱导细胞凋亡为其抗癌机制之一。(3)热疗能提高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苯妥英钠对化学治疗耐药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8-MG-BA)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积聚浓度的影响.方法 实验细胞分为5组,H4细胞组、8-MG-BA细胞组、8-MG-BA+苯妥英钠5 mg,/L组、8-MG-BA+苯妥英钠10 mg/L组、8-MG-BA+维拉帕米5 mg/L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各组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积聚浓度.采用外标标准曲线法,以药物的质量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并测定仪器精密度与方法回收率.结果 吸收1、3h后,H4细胞组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含量均高于8-MG-BA细胞组[吸收1h后卡莫司汀浓度:(1.75±0.05)mg/L比(0.31±0.03)mg/L,吸收3h后卡莫司汀浓度:(1.70±0.03)mg/L比(0.39±0.04)mg/L,吸收1h后替尼泊苷浓度:(1.18±0.03)mg/L比(0.42±0.03)mg/L,吸收3h后替尼泊苷浓度:(1.09±0.04)mg/L比(0.46±0.03)mg/L,均P<0.01];8-MG-BA+维拉帕米5 mg/L组、8-MG-BA+苯妥英钠5 mg/L组、8-MG-BA+苯妥英钠10 mg/L组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含量均高于8-MG-BA细胞组[吸收1h后卡莫司汀浓度:(0.56±0.04)mg/L、(1.10±0.12)mg/L、(1.37±0.04)mg/L比(0.31±0.03)mg/L,吸收3h后卡莫司汀浓度:(0.68±0.04)mg/L、(1.25±0.03)mg/L,(1.49±0.04)mg/L比(0.39±0.04)mg/L,吸收1h后替尼泊苷浓度:(0.50±0.03)mg/L、(0.59±0.03)mg/L、(0.95±0.04)mg/L比(0.42±0.03)mg/L,吸收3h后替尼泊苷浓度:(0.53±0.04)mg/L、(0.62±0.04)mg/L、(1.01±0.03)mg/L比(0.46±0.03)mg/L,均p<0.01];8-MG-BA+苯妥英钠5 mg/L组、8-MG-BA+苯妥英钠10 mg/L组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含量均高于8-MG-BA+维拉帕米5 mg/L组(P<0.01);8-MG-BA+苯妥英钠5 mg/L组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含量均低于8-MG-BA+苯妥英钠10 mg/L组(P<0.05).当被测VM26及卡莫司汀质量浓度为0.05~5 mg/L时,其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替尼泊苷回收率分别为(96±5)%、(100±4)%和(99±2)%;卡莫司汀回收率分别为(100±5)%、(99±4)%和(99±4)%,日内(24h)、日间(2d间)误差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7%和4.96%(n=5).结论 苯妥英钠可以增加化学治疗耐药8-MG-BA细胞内卡莫司汀、替尼泊苷的积聚浓度,并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脑膜瘤合并MR硬脑膜尾征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膜瘤硬脑膜尾征的病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46例脑膜瘤患者行SimpsonⅠ级肿瘤全切除 ,包括肿瘤基底周围至少 2 0mm的硬脑膜 ,并行病理学检查 ;比较有无MR硬脑膜尾征者的病理学表现。结果 MR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尾征阳性者 2 8例(60 9% ) ,其中 1 8例病理结果显示有硬脑膜的肿瘤细胞浸润 ,1 0例仅见组织增生 ,血管扩张和丰富的血供 ;而MR增强扫描中未见硬脑膜尾征的 1 8例中 ,有 6例经病理证实肿瘤浸润邻近硬脑膜。结论 MR检查不能确定硬脑膜是否已被肿瘤浸润 ,硬脑膜尾征应结合其他的影像学特征如肿瘤的形状、边界以及瘤周水肿的程度等综合判断 ,决定是否作更具侵袭性的手术。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病例1男,46岁。发现右颞部进行性增大包块4个月,伴局部轻度胀痛,无发热、呕吐、抽搐。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眼球运动正常,右颞部有一12cm×8cm×5cm肿块,质硬、表面呈结节状、边界清楚,固定不能活动,轻压痛,无肢体偏瘫。在外院以“头皮肿块”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右颞骨大面积侵蚀、破坏,肿瘤侵犯硬脑膜向颅内压迫,瘤体血供丰富,术中出血汹猛,患者很快发生失血性休克。经我院会诊后,结扎颈外动脉时发现甲状腺右叶鸽蛋大小肿块,质硬,表面凸凹不平,疑为甲状腺癌。抗休克治疗后切除大部分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额颞眶颧入路的特点及其切除颅中窝底肿瘤的手术技巧和适应证。方法 本入路是将额颞开颅颅骨切除的范围扩大到包括眶上缘、眶外测壁及颧弓,以增加肿瘤的暴露,有利于肿瘤的切除。采用该方法对22例颅中窝底肿瘤进行手术,取得良好效果。其中脑膜瘤9例,垂体瘤8例,神经鞘瘤2例,脊索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结果 获得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和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初步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