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对60例慢性吸烟男性患者行全身麻醉诱导前静注右美托咪定1μ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各30例)。静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后、麻醉诱导完成后、气管插管后1、3 min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0.05)。提示全身麻醉诱导前静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轻男性慢性吸烟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避免心肌氧耗增加,利于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自2009年8月至2010年6月,选择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160例,男81例,女79例;年龄65~83岁,平均73.9岁。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估计分级(ASA)属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80例。U组手术切皮前一次性注射乌司他丁1万U/kg,术后l、2、3d缓慢静脉注射乌司他丁5000U/kg;C组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d、术毕及术后1、2、3d采血测定肝肾功能,包括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和D二聚体水平,并于术后3d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进行认知功能障碍(POCD)测试。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ALT、AST、Scr、BUN和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与C组比较,U组术后ALT、AST、Scr、BUN和D二聚体水平降低(P〈0.05)。术后3d,C组有32例形成DVT(40%),22例发生POCD(27.5%),U组无DVT发生,仅3例发生POCD(3.7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改善高凝状态,降低DVT和POCD的发生,一定程度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估麻醉前静脉注射(iv)帕瑞昔布(PAR)对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PAR组)及生理盐水安慰剂组(PLA组),每组40例。PAR组给予PAR 40 mg iv,PLA组给予生理盐水5 mL iv,15 min后行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即刻、4 h、12 h、24 h疼痛VAS评分,术后首次要求iv哌替啶镇痛的人数、时间及次数,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①PAR组患者术后即刻、4 h、12 h、24 h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AR组患者术后首次需iv哌替啶的时间明显晚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R组中需要iv哌替啶的患者人数明显少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AR组患者iv哌替啶次数明显少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iv PAR 40 mg能有效抑制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具有一定超前镇痛效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40例.乌司他丁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75.00±7.81)岁,体重(58.20±11.21) kg,在手术切皮前(1万 U/kg)、术后第l、2、3 天 5 000 U/kg 缓慢静脉注射乌司他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72.80±7.25)岁,体重(55.60±7.50) kg,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前1 d和术后3 d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术后MMSE评分下降大于或等于术前1个标准差评定为术后认知障碍.于术前(To)、术毕(T1)、术后3 h(T2)、1 d(T3)、 3 d(T4)测定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 10例发生认知障碍(25%),乌司他丁组 1例发生(2.5%),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分别为(25.2±2.1)、(22.6±2.5)分,T0~4 时S100β蛋白浓度分别为(0.041±0.012)、(0.125±0.031)、(0.178±0.036)、(0.142±0.038)、(0.048±0.015) μg/L;乌司他丁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分别为(25.9±2.4)、(24.8±2.1)分,T0~4 时S100蛋白浓度分别为(0.040±0.013)、(0.095±0.021)、(0.116±0.017)(0.087±0.019)、(0.043±0.012) μg/L.与术前比较,对照组术后3 d MMSE评分降低(P<0.05),T1~3时S100β蛋白浓度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术后3 d MMSE评分增加(P<0.05),T1~3时S100β蛋白浓度降低(P<0.05 ).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能一定程度的预防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栓素B2(TXB2)水平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65~85岁,随机分为4组(n=20)。U1组:Uti5000U/kg;U2组:Uti1万U/kg;U3组:Uti2万U/kg;C组:同体积0.9%NaCl溶液对照。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1d(T3)、2d(T4)、3d(T5)5个时间点抽血检测TXB2水平,并于术后3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T1比较,C组T2-5时,U1组T2-4时,U2,U3组T2时TXB2水平均升高(P〈0.01);与C组相比,U1组T2-3时、U2,U3组T2-4时TXB2水平降低(P〈0.01);与U1组比较,U2,U3组T2-4时点TXB2水平降低(P〈0.01)。C组术后3天有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40%),U1组有2例(10%),U2,U3组未发生。结论:Uti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TXB2释放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术期血糖、血钾变化及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和术中补钾、极化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n=20),补钾组(K组,n=20)和极化液组(C组,n=20),分别于术前、术中、术毕、术后24 h检测血糖、血钾和心电图各导联ST段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中、术毕、术后24 h,C组三个时间点的血钾降低,血糖升高,ST段下移的发生率增加(P<0.05),K组血钾测定值没有明显改变,但血糖升高,术中ST段下移发生率也增加(P<0.05),G组手术前后的血钾、血糖和ST段下移发生率都没有明显改变(P>0.05).与C组比较,术中、术毕、术后24 h,K组和G组的血钾水平增加;G组的血糖水平下降,ST段下移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术期易出现低血钾、应激性高血糖及心肌缺血,合理补钾、极化液能有效地控制围术期应激性高血糖及低血钾,可能会减少相关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D-二聚体(DD)、血栓素B2(TXB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无血液系统疾病(包括凝血功能障碍)的ASAI~Ⅱ级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I组)、乌司他丁30万U组(Ⅱ组)、乌司他丁60万U组Ⅱ组)、乌司他丁1D0万U组(IV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3h(T3)、术后12h(T2)和术后24h(T5)采血测定DD、TXB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4组患者T2~115时DD水平升高(P〈0.05)。I、Ⅱ组T2~T5时TXB2水平升高(P〈0.01).Ⅲ和IV组T2~T3时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逐渐升高(P〈0.01);与I组比较,Ⅱ、Ⅲ、IV组T2~T2时DD水平降低(P〈0.01),Ⅱ组T:~T3、Ⅲ组和IV组T2~T2时血浆TXB2水平降低(P〈0.01);与Ⅱ组比较。Ⅲ、IV组T2~L时DD、TXB2水平降低(P〈0.01)。结论术中静脉滴注60~100万U乌司他丁,可在一定时间内降低患者血浆DD、TXB2水平,改善其围术期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术中持续输注极化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Ⅱ~Ⅲ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65~88岁,分为极化液组(G组) 和对照组(C组),G组于手术切皮前开始静脉输注极化液(50%葡萄糖注射液50ml+胰岛素10U+10%氯化钾注射液20ml)0.4ml·kg-1·h-1至手术结束,C组只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术前(T0)、术中(T1)(骨水泥后3~5 min)、术毕(T2)、术后3 h(T3)、术后12 h(T4)的HR、MAP、ECG各导联ST段变化,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指数(CI).结果 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1时MAP降低,HR增快,C组T1、T2、T3和T4的ST段阳性变化发生率增加,SV、CO、CI降低(均P<0.05).与C组比较,G组术中MAP升高,HR减慢,T1、T2、T3的ST段阳性变化发生率降低,术中SV、CO、CI各指标增加(均P<0.05).结论 术中持续输注极化液可稳定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术期维持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心肌缺血发生率,保护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栓素B2(TXB2)水平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 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年龄65 ~ 85岁,随机分为4组(n=20)。U1组:Uti 5 000U/kg;U2组:Uti 1万U/kg;U3组:Uti 2万U/kg;C组:同体积0.9%NaCl溶液对照。分别于术前(T1)、术毕(T2)、术后1 d(T3)、2 d(T4)、3 d(T5)5个时间点抽血检测TXB2水平,并于术后3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与T1比较,C组T2-5时,U1组T2-4时,U2,U3组T2时TXB2水平均升高(P<0.01);与C组相比,U1组T2-3时、U2,U3组T2-4时TXB2水平降低(P<0.01);与U1组比较, U2,U3组T2-4时点TXB2水平降低(P<0.01)。C组术后3天有8例发生深静脉血栓(40%),U1组有2例(10%),U2,U3组未发生。结论:Uti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TXB2释放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