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不同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的痰液培养中常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及变迁,为医疗援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湖州和安顺地区CAP患儿的痰液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历年常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比较不同地区间差异及历年耐药性变迁。结果 近3年两个地区痰液培养常见革兰阴性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湖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在2019、2021年明显高于安顺地区(P<0.05),耐药率2019年明显高于安顺地区(P<0.05),2021年低于安顺地区(P<0.05);湖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逐年降低,2021年明显低于2019年(P<0.05),安顺地区逐年升高,2021年明显高于2019年(P<0.05)。对于大肠埃希菌,湖州地区检出率在近3年中均明显低于安顺地区(P<0.05),其耐药率在同一年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近3年的变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CAP常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在不同地区具有差异,并逐年变化,在医疗援助中,依据本地区经验的同时,更要根据受援医院的细菌耐药性监测系统,结合当地情况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303例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组织移植修复重建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下咽癌的外科治疗及术后下咽食管缺损不同组织移植Ⅰ期重建方法在下咽癌治疗中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65~1998年外科治疗下咽癌患者303例,其中130例经不同组织移植重建下咽食管手术治疗(1997年UICC分期:Ⅱ期5例;Ⅲ期16例;Ⅳ期109例),其中梨状窝区94例,咽后壁区18例,环后区18例。游离空肠15例,胃代下咽食管81例,结肠代下咽食管10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20例,其他方法4例。173例下咽癌患者不需要重建(Ⅰ期7例,Ⅱ期12例,Ⅲ期51例,Ⅳ期103例),其中梨状窝160例,咽后壁8例,环后5例。结果Kaplan-Meire法统计生存率,130例组织移植重建患者3年生存率为43.2%,5年生存率为36.4%;173例不需要组织重建患者3年生存率为59.2%,5年生存率为47.7%。各组吞咽功能良好率均在80%,以上。胃代下咽食管手术死亡率为8.6%(7/81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手术死亡率15.0%,(3/209例);游离空肠及结肠代食管下咽无手术死亡。总手术并发症20世纪90年代之前为44.3%(35/79例),90年代手术并发症为13.7%(7/51例),x^2=13.457,P=0.004,差异有显著性;其中90年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并发症最高为18.2%(2/11例)。结论游离空肠、胃代下咽食管、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在下咽癌的生存率、吞咽功能的恢复及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值得提倡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施行LC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手术技巧包括:胆囊后三角解剖、Rouviere沟解剖定位、吸引器钝性解剖、胆囊大部切除等。所有患者无胆管损伤发生,无术后大出血及胆瘘。中转开腹4例,其中1例因粘连过于致密,解剖结构辨认不清;1例合并M irizzi综合征;2例胆囊管结石。术后3例合并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1例中转开腹形成切口疝。老年急性胆囊炎病情复杂,术前要有充分地认识,术中多种手术技巧的合理应用,采用LC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内毒素的性质和病理作用不少人正在深入研究,认为它是一种多糖—类脂—蛋白质复合物,除了具有一般的免疫源性和毒性外,亦具有热源性。侵入机体的细菌死亡破裂后即可释放其内毒素,它能直接作用于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机能紊乱,引起发热,另外也可以作用于多形核白细胞或巨噬细胞,使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呼吸睡眠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护理过程中对于减少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前来湖州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SAS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该50例患者均采取我院新引入的根本原因分析法,再回顾性分析湖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前来进行治疗的SAS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熟睡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暂停时间以及心律均发生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在清醒状态下,观察组患者清醒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和心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清醒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和心律,以及熟睡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暂停时间以及心律均明显更佳,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均P<0.05);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0%(13/50),观察组为6.0%(3/5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2.5%下降至0.5%,同时感染事件发生率也由21.2%下降至5.8%。 结论 采取根本原因分析法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进度,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从档案创新管理需要从理念、机制、模式和技术上进行改革,最后落到实处,总结出几点可行性做法。  相似文献   
7.
LAK细胞的抗肿瘤抗转移作用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患者自身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LAK前体细胞的来源。为了诱导出足够数量的具有LAK活性的细胞,需要反复分离外周血。这会使机体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感染等副作用。在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常将肿瘤引流区淋巴结和原发肿块一起切除。清除的淋巴结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若能使这些细胞获得LAK样活性并用于自体回输,不但可以增加LAK细胞的来源、防止由于反复分离外周血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杭州市现阶段的生活固体废物处置监管手段和现状的总结,结合在线监控系统的技术要点,提出了杭州市固体废物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应秉承"全面监管、全程监管、全天候监管"的理念,以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为载体,以实现"最清洁城市"为目标,选择适合杭州市实际的在线监管技术,建立一套人工监管与在线监管相结合的固体废物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9.
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常采用回肠膀胱术(即输尿管回肠皮肤造口术)和可控膀胱术,近二年我科完成4例尿流改道术,其中3例为回肠膀胱术,1998年1月又采用阑尾原位脐部造口的可控回结肠膀胱术,术后随访7个月,病人完全正常生活,控尿满意,自行插管排尿方便简单,每次导尿量约500ml,膀胱内压30cmH_2O(2.94kPa),无输尿管返流或积水等,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回肠膀胱术后患者,此术式与回肠膀胱术相比,耗费时间与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别不大,但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例1 男性,72岁.因尿潴留留置双腔气囊尿管导尿.2周后内科更换导尿管时,自侧管内反复抽吸不出气囊内液体,且因拔管操作时往外硬拽导致尿道损伤,出血较多.我科会诊时亦反复抽吸不出气囊内液体,使用输尿管导管内之钢质导丝自例管孔内徐徐插入,刺破气囊,排净液体后拔出导尿管,重新插入新导尿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