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SA对肝癌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旦确诊已为中晚期 ,失去治疗机会 ,因此 ,提高早期肝癌、亚临床肝癌的发现率是提高肝癌治愈率的前提和关键。小肝癌的影像诊断报道较多[1,2 ] ,我院于 1998年 1月— 1999年 12月 ,对 48例肝癌或疑诊肝癌患者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检查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48例均为男性 ,年龄 35~ 6 7岁 ,平均 46岁 ;其中 9例有明确的肝炎、肝硬化病史伴不同程度的甲胎蛋白 (AFP)升高 ,临床疑诊肝癌 ,经B超、CT、MR检查 6例为阴性 ,3例肝内检出病灶但不能确诊为肝癌。 39例为B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癌钼靶X线摄影的不典型X线征象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25例乳腺癌患者,所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行钼靶摄影检查,常规头尾位、内外斜位,部分患者加摄内外侧位或局部点片,摄影前由诊断医师触诊,并询问记录相关病史。结果 25例患者不典型X线征象为:局限性致密影10例,结构扭曲8例,不典型肿块5例,星芒征2例。术前钼靶诊断为乳腺癌者19例,诊断正确率为76. 00%,5例误诊断为良性病变、1例位于致密型腺体内被漏诊,漏误诊率为24. 00%。结论部分乳腺癌X线表现形态多样,缺乏典型特征,漏误诊率相对较高,应提高认识,配合临床触诊及相关检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在多发肝癌(2个或2个以上肿瘤病灶)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多发性肝癌患者68例,其中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化疗栓塞治疗组34例(微导管插管组),4~5 F常规导管超选择插管化疗栓塞组34例(常规插管组),比较两组肝功能损伤情况,并比较两组6个月、1年和2年的生存率。结果微导管插管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常规插管组(P<0.05),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结论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治疗多发肝癌操作简单方便,超选择成功率高,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避免正常肝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在治疗机械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淮北市矿工总医院2013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30例肠梗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数字胃肠机透视下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至近端空肠后,定期透视复查导管位置、肠管扩张及液平面变化,经导管进行造影,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插管成功,置管后2 d至1周内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基本缓解。30例患者造影均呈现阳性征象。结论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操作相对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首次治疗前后教字减影血管造影的(DSA)影像表现及其治疗意叉。②方法动态观察对比分析58例原发性肝癌首次介入治疗前后肿瘤双血供(肿瘤供血动脉、门静脉)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③结果30例肿瘤血管丰富,无明显动、静脉瘘,栓塞后,肿瘤供血血管变细或闭塞,血流变慢,瘤血管减少或消失,实质期肿瘤染色变淡或不显示,肿瘤缩小明显;10例出现肝动脉-静脉或门脉瘘,9例用明胶海绵或钢固栓塞瘿口后动、静脉分流减轻,动脉造影肿瘤染色较好,栓塞后碘油沉积良好;3例有肝外侧支;6例有门脉癌栓。④结论分析原发性肝癌首次介入治疗的DSA表现,对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了解肝癌侧支循环、肿瘤血管、A-V分流对碘油沉积的影响。②方法对130例肝癌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碘化油抗癌药乳剂进行栓塞,栓后复查X线平片、CT、AFP,观察侧支循环、肿瘤血管及A-V分流对碘化油沉积的影响,根据生存期评价碘油沉积范围对疗效的影响。⑧结果69例每例每次介入治疗碘化油平均沉积范围在80%以上,均为血管丰富肿瘤,其中2例轻度A.V分流,12例有侧支循环,24例生存期在3年以上。④结论肝癌侧支循环、肿瘤血管、A-V分流是影响碘化油在肿瘤内存积的直接因素。碘油沉积范围大,患生存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7.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therapyEmbolization ,TACE) ,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 ,疗效可靠 ,但大多数肝癌患者是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之上[1] ,脾功能亢进。我院于 1992年 3月— 1998年 3月 ,在TACE基础上 ,对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部分脾栓塞 (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 ,PSE)治疗 ,共 30例 ,取得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原发性肝癌并发脾功能亢进有完整资料 5 8例 ,其中 2 8例做单纯T…  相似文献   
8.
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在DSA机下采用选择性动脉内插管灌注尿激酶治疗13例急性脑梗死,发病至溶栓时间为3-8h,尿激酶用量为25-75万u,灌注持续时间为30-90min。结果:8例即刻完全再通,2例部分再通,3例无效,有效率为76.8%。结论:经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的方法,治疗时间缩短,后遗症减少,并可避免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在治疗机械性肠梗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淮北市矿工总医院2013年5月至2017年11月收治30例肠梗阻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数字胃肠机透视下经鼻插入肠梗阻导管至近端空肠后,定期透视复查导管位置、肠管扩张及液平面变化,经导管进行造影,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及性质。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插管成功,置管后2 d至1周内患者的肠梗阻症状基本缓解。30例患者造影均呈现阳性征象。结论 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操作相对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