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陈庆强  徐义  王素云 《海峡药学》2007,19(11):106-107
采用比较法,统计广州市脑科医院江村分院3个慢性精神病治疗区2005~2006年用药量进行统计对比。结果①传统抗精神病药与新型抗精神病药日均用药费用之比为1:95.93;②丙戊酸钠取代锂盐成为首选心境稳定剂;③三氟拉嗪全面退出用药目录。④2005、2006年抗精神病药前三位依次为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新型抗精神病药2006年不但品种增加了齐拉西酮、奥氮平,而且药物使用构成由7.45%增加到11.49%。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切除术与开胸肺切除术的护理异同。方法对比分析我科2003年5月-2004年5月在胸腔镜辅助下经胸小切口完成肺切除术的病例44例及同期行开胸肺切除术的病例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恢复情况。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开胸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开胸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均<0.01);胸腔镜组患者留置胸管时间明显比开胸组短(P<0.05);2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及体温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了解两种肺切除术临床护理的异同点,对提高胸腔镜肺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比较股骨髁上骨牵引、手术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60岁以上新鲜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分别采用股骨髁上骨牵引15例、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2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6例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4种方法治疗观察,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股骨髁上骨牵引、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组术后功能优良率分别为20.0%、57.1%、83.3%、87.1%,其中牵引组与内固定组及人工关节置换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内固定组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之间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鲜GardenⅢ、Ⅳ型骨折,在优良复位的情况下宜选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对年龄较大、头下型或有严重移位的骨折,宜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对于有严格手术禁忌或病人拒绝手术的情况,采取股骨髁上骨牵引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关节镜下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方法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义  李程  张立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6):552-55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后交叉韧带(PCL)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双束股骨双隧道方法重建PCL17例。移植物为股四头肌腱骨(QT B)14例,将肌腱缝合编织成“Y”形双束。关节镜下行前外与后内束股骨双隧道PCL重建,分别于屈膝90°和30°位拉紧固定。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1个月(平均13. 5个月)。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Lysholm和Tegner功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分别为(61. 5±4. 6)分和(3. 9±1. 8)分,术后平均为(92. 5±3. 7)分和(7. 8±1. 7)分。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均稳定,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关节镜下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PCL可更好地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且创伤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内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且对这些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从肝脓肿患者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非重复菌株26株,且这些菌株经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是肺炎克雷伯菌,对这些菌株进行拉丝试验,使用PCR方法检测这些菌株的主要荚膜血清型及相关毒力基因;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分析菌株同源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s确切检验。结果 26株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拉丝试验阳性率达100%;检测出K1型(17株)、K2型(5株)、K5型(1株)、K57型(1株)、未知血清型2株。毒力基因rmpA、aero、ureA阳性率达100%(26/26);uge、mrkD阳性率为96. 2%(25/26);fimH阳性率为80. 8%(21/26);iucB阳性率为731%(19/26);wcaG、magA、kfu阳性率为65. 4%(17/26);allS阳性率为61. 5%(16/26);kpn阳性率为30. 8%(8/26);iroNB阳性率为7. 7%(2/26);未检出cf29a基因;wcaG、magA、allS只在K1血清型中检出;uge未在K57血清型菌中检出。多位点序列分型发现ST23型(17株)、ST86型(3株)、ST65型(2株)、ST1934型(2株)、ST485型(1株)、ST592型(1株)。结论本实验菌株以K1、K2血清型为主,ST23型为本院主要感染序列型。  相似文献   
8.
从1993年2月~1997年7月共收治下胸椎、腰椎骨折脱位合并急性脊髓损伤患者92例,均急行伤段椎板切除,脊髓和神经根减压,CD器械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术后随机分为牛磺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牛磺酸组病人口服牛磺酸1g,每日3次,其余治疗同对照组。3个月后,神经功能按改良的Frankel分级评定,升高1级者为有效,统计结果用Radit分析,结果发现:术后牛磺酸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牛磺酸对急性脊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开放式手术减压为主。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12例,女9例;年龄35~65岁,平均45.6岁。狭窄部位及类型:L_(3~4)1例,L_(4~5)11例,L_5S_19例,其中两个间隙同时突出者3例。椎间盘突出的类型:旁侧型突出16例,中央型5例。1.2 手术方法 ①体位与麻醉:全部取腹卧位,两髂腹部置长软枕衬垫,使腹部稍悬空,以减少手术中椎管内出血。麻醉采用局部或硬膜外阻滞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一般用1%利多卡因10~15ml,可维持40min~1h基本无痛,必要时可追加用药。②病变定位:用克氏针在对应的椎间隙水平于脊椎中线插入,用“C”型X线机或摄侧位X线片以定位。③操作方  相似文献   
10.
玻璃酸钠补充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5月至2003年lO月,我们对进行过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SH)、关节镜下清理术及关节镜下清理术后接受SH补充疗法且符合以下标准的骨关节炎患者,作随机筛选随访:①年龄≥40岁,女性;②接受治疗满6个月;③手术医师与注射医师相对固定。共抽取13l例,分为三组。A组35例(42~69岁.平均56岁),单纯膝关节腔注射SH;B组46例(40~7l岁.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