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性胸水的特殊类型湖南省怀化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彭吉军综述钟嘉惠审校肝性胸水临床上并非少见,但临床误诊率仍达50%[1],往往是由于对肝性胸水中一些表现特殊的类型认识不足。作者就国内文献中报道的特殊类型肝性胸水作一概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一、单...  相似文献   
2.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各期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细胞因子在重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设重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每组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IL-6,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凋亡因子(sFas),α-干扰素(IFN-α)的水平。结果各期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病情越重,IL-6,TGFβ1,TNF-α,sFas水平越高,而IL-2,IFN-α水平越低。结论血清IL-2,IL-6,TGFβ1,TNF-α,sFas,IFN-α的水平与肝细胞凋亡和坏死、损伤和修复以及病毒的复制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对评估重型肝炎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内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应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或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治愈12例、死亡2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耐受性好,副作用极少,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廖辉  彭吉军  李丽  刘锦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2):1693-1694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卵巢巧克力囊肿内注射复方白矾溶液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巧克力囊肿内注射复方白矾溶液治疗的远期疗效,其中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397例,双侧囊肿34例,共计465个巧克力囊肿。结果随访6个月,治愈率85.20%,显效率13.30%,总有效率98.50%;随访1年复发率0.06%,3年复发率1.29%,5年复发率2.04%,10年复发率1.47%。穿刺术后2d内下腹部有不适12例,未出现腹膜刺激征、发热、腹泻、恶心及呕吐等。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巢巧克力囊肿内灌注复方白矾溶液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远期效果好,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4例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应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或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治愈12例,死亡2例,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耐受性好,副作用极少,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减少ALSS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设观察组48例,对照组32例,两组在护肝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同时给予ALSS治疗.观察不同病期治愈好转率、总有效率,平均住院天数和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ALSS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重型肝炎早、中、晚期治愈好转率分别为100%、80%、28.57%,总有效率72.29%,对照分别为66.67%、54.55%、10.00%,总有效率46.87%,临床治愈病例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为(21.25±12.69)天,对照组为(52.36±17.27)天,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观察组ALSS治疗232人次,发生不良反应20人次,不良反应发生率8.62%.结论 ALSS为重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段,ALSS对重型肝炎早、中期疗效较好,减少肝素用量,严格无菌操作及预防性用药,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0年至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占收治结核病患者的1.28%,占结核性浆膜腔积液患者的4.73%。病变部位以胸腔积液合并腹腔积液病例为多(36%),其次为胸腔积液合并心包、腹腔积液(26%).再其次为胸腔积液合并心包积液(22%)、心包积液合并腹腔积液(14%)。积液均以中量为主,大量积液较为少见。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病例往往存在血行播散性结核和浸润型结核,或并发有肺外结核,结核中毒症状较为明显。结论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多是重症结核的表现,但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故易误诊,在积极正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抽液引流和早期常规应用激素治疗,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86例的临床资料,对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者痊愈或明显好转,存活率为56.98%;37例病情恶化或死亡,病死率43.02%。死亡组年龄大于存活组(P<0.01);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的疗效低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P<0.01);存活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固醇、甲胎蛋白及白蛋白水平高于死亡组,而血清总胆红素、内毒素水平低于死亡组(P<0.01);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患者疗效高于晚期患者疗效(P<0.01),慢性重型肝炎存在的并发症也影响血浆置换的疗效。讨论血浆置换的疗效与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固醇、甲胎蛋白、白蛋白及内毒素水平有关。血浆置换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反跳明显、PTA恢复不明显或甚至更低者的疗效差。我们认为血浆置换治疗>5或6次后病情仍未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不明显或反跳幅度明显、PTA恢复不明显或甚至更低者,有条件者应尽早施行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10.
血清抗PPD-IgG检测对肺结核复发病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5例肺结核复发病例,男20例,女5例,年龄24~56岁。同时检测95例进展期、39例好转期、20例稳定期肺结核,68例非结核性肺部疾患和100例健康献血员,以为对照组。所用人型PPD最适包被浓度10μg/ml,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人IgG浓度1:4000,血清稀释浓度1:100,参照ELISA间接法试验。结果:25例复发病例血清抗PPD-IgG 19例阳性,符合率76%,与肺结核好转期、稳定期、非结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与肺结核进展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