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乡村两级卫生资源与利用状况,探讨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对徐州市卫生统计年鉴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徐州市乡村两级卫生资源相对缺乏,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较差,卫生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结论:加强各级组织的领导,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健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是解决当前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两种不同实验教学模式下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实验教学模式下某医学院医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促进医学统计学教学。方法统计分析不同实验教学模式下医学统计学考试成绩包括总体情况、分数段情况、相互比较情况。结果不同实验教学模式下医学生医学统计学考试成绩总体水平较好,但差异也比较明显。计算器实验教学班成绩比较优秀,计算机软件实验教学班成绩偏低。结论改进完善实验教学模式,继续探索医学统计学教育方法,提高医学统计学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某医学院2004级不同专业医学生流行病学考试成绩,以促进流行病学教学。[方法]统计分析不同专业医学生流行病学考试成绩包括总体情况、分数段情况、相互比较情况。[结果]不同专业医学生流行病学考试成绩总体水平较好,但专业差异也比较明显。临床专业成绩比较优秀,其他专业成绩偏低。[结论]应加强对不同专业医学生流行病学教育力度,提高流行病学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探讨低保对象与非低保对象之间社会支持的差异,了解低保对象低保措施之外的社会支持,以更好地提高对低保对象的全方位支持.方法 采用系统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445名低保对象,并选取445名非低保对象进行1∶1配对,对890名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51.21士14.86岁,男性占40.00%.相对于非低保对象,低保对象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社会保障低、待业失业率高、高危家庭比例偏高、慢性病患病率高.结论 相对于非低保对象,低保对象具有"三低三高"特点,社会支持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失地农民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方法]使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市金山桥社区、茶棚社区两地失地农民.两地随机抽取一个居委会农民以SCL-90量表开展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041份. [结果]失地农民心理健康问题严重,被调查的失地农民中,有442人(占42.5%)心理异常.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失地农民的SCL-90总均分、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等因子得分都远高于城市正常人群.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大、健康状况差、不能得到家人的帮助、与社会其他成员的联系少、对政府补助政策不满是影响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存在个体差异;职业、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及家庭状况、社会保障状况、个人生活习惯、与社会的联系是影响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的因素.政府在重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同时,要注意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疏导教育,开展针对个体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低保人员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方法采用系统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徐州市3个办事处19个居委会中2005-03/08期间低保登记在册的450人为调查对象,同时1∶1配对选取非低保人员作为对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该量表包括10个因子90个项目。一般状况由自制的一般状况问卷获悉。采取一对一施测方式。结果放发问卷900份,收回合格问卷890份,有效率98.9%。低保人员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总均分、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均高于非低保人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保人员年龄高,残疾人员和患有慢性疾病者比例高,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低,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应加大对低保人员的支持力度,舒缓其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进行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筛检,从而认识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在血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2004-04/07期间的1657名和2005-04/07期间的1748名离休干部进行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含量测定,并对溶血磷脂酸>3.0μmol/L和磷脂酸>5.0μmol/L的阳性人员进行药物干预。同时,选择2004年溶血磷脂酸和/或磷脂酸阳性人员119人,随机分为两组:①干预组(n=72):男63人,女9人,平均年龄78岁。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持续1个月。②对照组(n=47):男42人,女5人,平均年龄76岁。干预后,测定两组血浆中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含量。结果:纳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2005年磷脂酸及血浆溶血磷脂酸 磷脂酸阳性率均明显低于2004年(P<0.01),尤其是磷脂酸的阳性率降低的更为明显。2005年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平均值均明显低于2004年(P<0.01)。干预组干预后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①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测定可作为血栓预警和了解抗血栓药物疗效的一种手段。②阿司匹林干预后,血浆溶血磷脂酸和磷脂酸的含量均降低,可作为一种降低缺血性疾病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普通居民室内外PM_(2.5)污染情况,探讨室内外PM_(2.5)关系及影响室内PM_(2.5)浓度的因素。方法于2018年9月—2019年1月从济南市历下区甸柳社区选择49户普通居民住宅采用RPPM_(2.5)系统监测3 d室内PM_(2.5)浓度、温度和相对湿度,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监测期间室内人员窗户开关、烹饪、空气净化器使用等信息。每次调查的时间间隔为30 d,共开展5次调查。从距离调查点位最近的环保监测站和气象监测站获取同期的室外空气PM_(2.5)浓度以及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利用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年9月—2019年1月的5次调查显示室内PM_(2.5)浓度的几何均数分别为64.96、38.29、57.4、50.39和59.60μg/m~3,室外空气PM_(2.5)浓度几何均数分别为40.21、34.65、58.60、67.89和83.14μg/m3,室内外PM_(2.5)浓度呈正相关(rs=0.41,P0.001)。秋季室内外PM_(2.5)浓度比值(I/O)为1.17(P_(25)~P_(75):0.96~1.55),冬季I/O值为0.77(P25~P75:0.54~0.93),秋季I/O值明显高于冬季。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室外空气PM_(2.5)浓度(β=2.84×10~(-3),P0.001)、室内外相对湿度差绝对值(β=-0.02,P0.001)、室外风速(β=-0.87,P0.001)、空气净化器使用(β=-0.14,P=0.04)和室内除尘(β=0.19,P0.001)是影响室内PM_(2.5)水平的重要因素。混合效应模型的边际R~2(R_m~2)为0.55。结论济南市普通居民住宅室内外PM_(2.5)浓度关系在秋季和冬季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别,室外空气PM_(2.5)浓度、室内外相对湿度差绝对值、室外风速、空气净化器使用和室内除尘是影响室内PM_(2.5)浓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当前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心理健康各种危险因素,促进其身心健康,为减少各种煤矿生产意外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式,对徐州矿务集团下属四家大型煤矿井下工人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对217份有效问卷分析,心理正常的130人(59.91%),心理异常的87人(40.09%).在工作中受挫、长时间井下劳动、亲人死亡、平时缺乏倾诉对象、家庭居住条件差、矿工的伙食状况等因素是影响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结论 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存在许多问题,做好煤矿工人心理疏导,构建和谐的同事、朋友、家人关系,改善煤矿工人劳动条件,增加安全方面的投入,提高劳动报酬,是改善煤矿工人心理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苏北地区失地农民心理异常与社会保障多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失地农民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和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当前形势下,失地农民的身心健康状况、社会关系状况和对社会关怀的需求状况。为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徐州市两社区失地农民开展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70份。结果失地农民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有近一半的失地农民心理异常。超过一半的农民认为自己身体状况一般或差。超过60%的人没有职业,超过65%的人没有医疗保险,超过80%的人没有养老保险,超过90%的没有失业保险。年龄低、无职业、健康状况差、无经济帮助、无社会保障措施成为心理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失地农民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有近一半的失地农民心理异常。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开展社区医疗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失地的农民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