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患者男,62岁.主因间断脓血便3年,伴右下腹隐痛1个月入消化科.饮酒后易出现腹痛,可自行缓解.偶尔腹泻,无发热.1年前在某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诊断:多发性结肠息肉.镜下切除(部分)息肉,病理结果:横结肠黏膜绒毛管状腺瘤,乙状结肠黏膜绒毛管状腺瘤,局部癌变.1个月前右下腹痛明显加重,日问尤著.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腹平软,右下腹深压痛,未扪及包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症对子代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收治入院的妊娠期合并症患者140例纳入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妊娠期女性140例纳入参照组。比较2组孕妇子代的一般情况、围产期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疾病组140例妊娠期合并症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最高与参照组比较,疾病组子代出生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更低,住院天数、NICU入住率及死亡率均明显更高(P<0.05);与参照组比较,疾病组子代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畸形、死胎、新生儿死亡等围产期不良结局发生率均明显更高(P<0.05);与参照组比较,疾病组新生儿黄疸、脑膜炎、肺炎、颅内出血、低血糖、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妊娠期合并症对胎儿的危害较大,可增加子代围产期不良结局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针对此类孕妇应密切监测孕妇各项指标变化,加强围生期管理。  相似文献   
3.
我市于1991年下半年起在农户室内安装节水型坐便器和户外小三格水泥预制化粪池,深受群众欢迎。到1992年底,全市已安装节水型户厕1036户,现将节水型户厕的结构及其卫生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一、结构特点家用室内户厕选用“太湖牌”ABS工程塑料节水型坐便器。该产品不用水箱,直接从自来水进水,坐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的意义及具体实施方案.方法 2007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67例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按自定的术前减黄指征:①血清总胆红素(TBIL)>342.0μmol/L;②年龄>65岁;③合并胆管炎、肝功能B~C级、心肺功能差、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并伴有其他并发症、营养不良患者.其中28例人选术前减黄组,行透视下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及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减黄组置管后1~2周进行手术.未减黄组39例,常规术前准备后于人院4~6 d进行手术.结果 术前未减黄39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56±38) min、(656±72) ml、56.4%(22/39)、(25±6)d.28例术前进行了减黄,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73±51) min、(634±61) ml、53.6%(15/28)、(34±8)d.术前减黄组与未减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进行术前减黄治疗,降低了患者手术风险;建议TBIL>342.0μmol/L,年龄>65岁,伴胆管炎,一般条件差的患者行术前减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双镜联合微创外科治疗胃间质瘤48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42例胃间质瘤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手术时间(50~240)min[平均(92±45)min],术中出血量(5~80)ml[平均(30±18.6)ml],术后平均住院日4~8天,无并发症发生。其中6例肿瘤临近贲门和幽门,均成功地保留了贲门和幽门。6例在胃镜下完成胃间质瘤切除,其中4例行胃镜黏膜下切除,2例由于肿瘤位于肌层,胃镜下切除后穿孔,1例行胃镜下缝合夹夹闭,1例行腹腔镜下缝合修补。肿瘤直径(1.0~5.2)cm[平均(3.2±1.8)cm]。病理结果:极低复发危险32例,低度复发危险12例,中度复发危险3例,高度复发危险1例。随访2~18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应用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安全有效等优点,是直径<5 cm的胃间质瘤的优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隐性胰胆逆流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06月~2011年04月经术中证实胰胆合流正常的86例胆囊癌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及术中胆汁淀粉酶水平,并与术中探查结果、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测定随机抽取同期56例行手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胆汁淀粉酶及22例行PTCD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胆汁淀粉酶水平。结果〓本组86例胆囊癌患者,胆汁淀粉酶测定值为752.6±341.8 U/L,其中61例(70.1%)胆汁淀粉酶明显高于血清淀粉酶正常上限。胆囊结石患者胆汁淀粉酶测定值为76.7±68.3.8 U/L。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未发现胰胆逆流。结论〓胆囊癌中隐性胰胆逆流的发生率较高,胰胆逆流在胆囊癌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139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75年 1月至 1999年12月诊治的 139例绞窄性肠梗阻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者仅有 5 8例 (41.7% ) ,且大多数为肠坏死 ;其余 81例 (5 8.3% )则分别以单纯性肠梗阻或其他急腹症行剖腹探查而确诊。本组均行手术治疗 ,治愈 10 6例 ;死亡 33例 ,死亡率为 2 3.7%。其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性休克、MOF、ARDS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结论 :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困难 ,应根据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 ,严密观察其动态变化 ,综合分析判断 ,把握手术时机 ,预防肠坏死的发生。早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手术处理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加强术后ICU监护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行胆囊壶腹入路预防胆道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应用腹腔镜胆囊壶腹入路法行胆囊切除术53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为解剖学标志,顺利显露胆囊壶腹部、胆囊管、胆总管及胆囊动脉,均成功进行了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未发生血管及胆管损伤。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壶腹入路法,胆囊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区是关键解剖学标志,该区域的完整、精准显露,是成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保证,可有效避免术中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73岁.因“间断性发热伴体重明显下降1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午后及夜间发热,体温最高达39℃,无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寒战,无腹泻,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报告,肝脏多发结节,直径最大约5 cm,考虑转移性肝癌.行腹部增强CT检查,发现肝脏肿瘤,左肾上腺及盆腔肿物,考虑为左肾上腺癌肝转移,盆腔转移.来我院住院后常规各项检查,血常规:WBC 4.41×109/L,Lymphocyte 32%,HGB 84 g/L,RBC 3.1×1012/L,PLT 75×109/L;血生化八项:TP 48.8 g/L,ALB 28 g/L,ALT 23 U/L,LDH 875 U/L,TBIL 9.9μmol/L,DBIL 3.4 μmol/L,Glu 4.2μmol/L,Cr 46 μmol/L.血清电解质正常,抗EBV(-),抗CMV(-),抗HIV(-),抗梅毒(-),乙肝检查:抗HBs(+),余(-),肿瘤标志物均正常(CA12-5 13.6 U/ml,CEA1.2 ng/ml,CA15-3 7.7 U/ml,NSCC 4.2 ng/ml,CA19-94.9 U/ml,AFP 2.1 ng/ml, CA 72-4 2.5 U/ml, NSE12.9 μg/L).肾功能、凝血功能功能、血沉等正常.仔细阅读当地医院腹部增强CT片,发现腹主动脉周围有淋巴结肿大,肝门区淋巴结肿大(图1).行全身PET-CT检查,发现:(1)子宫恶性病变,原发?(2)肝脏多发转移癌;(3)肝门区淋巴结转移癌;(4)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5)全身多发骨转移癌,腰椎、双侧髂骨转移癌(图2).患者原发肿瘤难以确定,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肝脏转移性淋巴瘤(图3).诊断明确后,转血液科治疗,行R-CHOP方案,给予利妥昔单抗、长春地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地塞米松1周后,患者体温正常,LDH明显下降至146 U/L.  相似文献   
10.
闭合性肝损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工业、建筑业和交通事业的不断迅猛发展,闭合性肝损伤已成为我国肝损伤的主要类型,且多伴有合并伤,易延误诊断,处理复杂,有较高的死亡率。我们自1989年6月~1999年6月收治117例,现就其诊治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