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3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52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617篇
内科学   272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242篇
特种医学   288篇
外科学   342篇
综合类   1311篇
预防医学   393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528篇
  3篇
中国医学   606篇
肿瘤学   19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术中肿大纵隔淋巴结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EBUS-TBNA超声内镜对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EBUS-TBNA对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的活检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1月行EBUS-TBNA患者的超声内镜图像。我们使用以下EBUS超声内镜特征来预测淋巴结的良恶:回声,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纵横比,形态,边界,淋巴门有无,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分级。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肿大淋巴结EBUS-TBNA超声内镜下的特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以 P<0.05 为标准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13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227个淋巴结进行回顾性分析,67.4%的肿大淋巴结被证实为恶性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回声、长轴及短轴的长度、正常淋巴门结构的消失是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纵隔恶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可以通过这些超声特征提高EBUS-TBNA对纵隔恶性淋巴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男,10岁,因"发热4 d,血尿1 d"于2020年2月至济南市儿童医院就诊。入院前2 d手掌出现皮疹、逐渐增多,1 d前出现茶色尿1次、鼻衄2次,外院予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起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既往有"荨麻疹"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4℃,呼吸19·min~(-1),脉搏87·min~(-1),血压106/77 mmHg,体重32kg。全身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略高于皮面,压之褪色,无痒感,无出血点及瘀斑。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16例经内窥镜及病理证实为Barrett食管的钡餐检查表现,初步探讨Barrett食管及其并发症放射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Barrett食管的内窥镜和气钡检查的记录及表现,着重探讨气钡检查的X线表现。结果:食管内窥镜和组织学检查全部病例均有炎症改变,其他可见胃食管反流、食管溃疡和食管腺癌。放射学钡餐检查结果:Barrett食管炎4例,Barrett食管溃疡7例,Barrett食管癌5例。结论:Barrett食管及其并发症至今无明确放射学征象,改进对“Z”线的检查技术和方法,有可能提高其发现率。钡餐发现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同时并发食管炎、食管溃疡及食管癌者均应考虑到本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主动呼吸控制技术(ABC)在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辛  张洪  沈娅丽  徐庆丰  许峰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4):1414-1417
目的:使用主动呼吸控制技术(aetive brething control,ABC)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评价呼吸运动时肺部肿瘤动度的影响及ABC技术的优势和可行性,并评价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反应。方法:选择9例使用ABC技术联合三维造型放疗技术治疗的非小细胞系癌患者进行分析。CT定位扫描时分别采集ABC和自由呼吸(free breath.FB)状态下的图像,评价呼吸运动对肺部肿瘤动度和PTV边界的影响唾弃;并比较两种计划的DVH,放疗剂量为54-60Gy/18-20次。3Gy/次,1次/天,5天/周,定期随访,评价近期疗效及急性放射反应。结果:应用ABC技术后,隔肌的平均位移从FB时的43.5mm(20.0-32.0mm)降低为3.6mm(0.5-72.mm),胸壁的侧方位移从FB时的3.2mm(2.8-4.0mm)降低为1.2mm(0.5-1.6mm).PTV边界可以从FB时的1.5mm减少为0.75cm;肺的V20从21.8%降低为15.0%,减少了30.6%.中位随访6个月时,9例患者中有6例CR,3例PR.急性放射副反应都很轻微,仅为I-II.结论:在肺癌的精确放射治疗中,呼吸动度的影响不可忽视.而ABC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呼吸运动时治疗的影响,提高放疗的精确性,减少副反应.,但该系统使用较为复杂,延长了治疗的时间,个别患者不能忍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神经生长因子(GDNF)对损伤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用24只SD大鼠半横断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随后随机分为单纯脊髓损伤组(对照组)和脊髓损伤加GDNF组(实验组),应用Hochesst法检测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并计算凋亡指数;手术后应用行为学(BBB评分)观察损伤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伤后1、2周实验组凋亡指数(10.86±0.99、14.32±1.27)较对照组(13.85±1.54、16.4l±1.28)降低(P<0.01);伤后6周BBB评分实验组(5.30±0.52)明显高于对照组(3.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6周BBB评分实验组(5.30±0.52)明显高于对照组(3.6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NF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对成年大鼠损伤脊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迎来了医学和生命科学的新纪元,同时,伴随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及对医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医药卫生人才势在必行。而归根到底,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都  相似文献   
7.
历年来,我院收治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中,以头晕、恶心、心慌,头痛为主症来诊者较为常见,单一手段虽疗效不错,但有相当病人疗程较长。我们采用多种措施配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典型病例马某某,女,35岁。1994年8月18日就诊,患者以颈部不适,活动受限伴头晕、心慌,轻微恶心之主症,诊为“颈椎病”入院治疗。经按摩,牵引等治疗,颈部诸症减轻甚快。但病人头晕减轻不明显。查体:  相似文献   
8.
9.
自主性学习的建构与解剖学教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入门课,由于医学术语近1/3出现在解剖学里,再加上记忆的内容比较多,很多医学生对此有畏难情绪.在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把书中的文字和图画变成三维的立体构象是解剖学教师经常考虑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脑血管病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性病之一,是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总称。由于此病具有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为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残疾,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特别是饮食护理,是配合医疗,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环节。1 对轻症脑血管病的饮食护理1.1 老年人脑血管病后,神经反射活动退化、因吞咽肌群互不协调,造成吞咽障碍,如:吃普食时易噎,吃流食时易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