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评价在利用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 对50例诊断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在利用LipiFlow进行治疗过程中心理、生活、安全和用药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4-6周,显效10例(20%),有效32例(64%),无效8例(16%);实施护理干预后,可有效减轻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观感觉和不适症状.结论 在利用LipiFlow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过程中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多种因素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的关联情况.方法 对9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前矫正远视力、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尿蛋白、玻璃体积血时间、术中是否剥膜等因素与术后视力预后的关系.结果 统计学分析P<0.05的指标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空腹血糖波动>3mmol/L、尿蛋白>100ug/L、既往是否行眼底激光光凝术、玻璃体积血时间、术前视力、手术次数、血压是否控制在150/85mmHg(1mmHg=0.133kPa)以下;统计学分析P>0.05的指标有: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应用胰岛素、是否注入惰性气体或硅油、术中是否剥膜,是否合并网脱.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糖尿病病程长,空腹血糖控制不稳定,肾脏功能的损害,玻璃体长时间积血,术前低视力,多次手术,术中联合行白内障手术,合并有高血压病是影响术后视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5-2007间收治的65例眼睑恶性肿瘤病人,探讨眼睑恶性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65例恶性肿瘤病人全部进行扩大的局部切除,同时行眼睑成型术. 结果 65例眼睑肿瘤完整切除,眼睑形成良好.结论 眼睑恶性肿瘤以早期扩大的局部切除为首选,并联合行眼睑成形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先证者(Ⅳ1),因"家长发现患儿双眼瞳孔区发白1年"入院.母孕时正常,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体查:全身情况可.  相似文献   
6.
葡萄膜炎致特殊房角形态的继发性青光眼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5岁.双眼胀痛、发红伴视力下降半年,于2006-12-05因加重来我院就诊.患者诉自幼因高度近视视力不佳,半年前出现双眼胀痛,伴视力进行性下降,左眼畏光、流泪等症状,来我院就诊.1mo前在当地医院曾诊断为"双眼虹膜睫状体炎",给于口服地塞米松治疗2wk,随后停服地塞米松,到另外医院就诊,诊断为"双眼青光眼",给于降眼压治疗,疗效不佳,遂来我院就诊,以"左继发性青光眼"收入院.既往史:患者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多年,否认外伤及手术史,否认肝炎、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脏病史;个人史:无特殊;家族史:其姥、姨、舅均有糖尿病史,患者育有一女一男,其中男(3岁)为高度近视.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视力0.02(-15DS矫正为0.1).眼压:右眼7.8mmHg,左眼35mmHg.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器Corvis ST观察抗炎药物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临床中前部葡萄膜炎患者31例,局部应用地塞米松类抗炎药物前后,应用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器对角膜进行生物力学的测量,观察Corvis ST测量的角膜动态过程的变化值中IOP、CCT、Def.Ampl、P.Dist、Radius等数据,分析抗炎药物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 应用抗炎药物前后角膜P.Dist、Radiu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前部葡萄膜炎患者局部应用抗炎药物后,角膜生物力学可能发生改变,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抗增殖药物浸泡生物羊膜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本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64例(97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分为单纯羊膜组20例28眼(A组),药物浸泡组24例35眼(B组),丝裂霉素组20例34眼(C组).A组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生物羊膜植入术;B组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放置经5-氟尿嘧啶浸泡的生物羊膜;C组在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上、下一次性应用0.4 g·L-1丝裂霉素C,时间3 min.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与术前相比,3组眼压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术后12个月复查眼压仍控制在21 mmHg(1 kPa=7.5 mmHg)以下者A组占67.9%,B组占85.7%,C组占73.5%,B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及A、C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周内视力提高或不变者C组占61.8%(平均提高1.1行),而A、B组分别为89.3%(平均提高1.5 行)、88.6%(平均提高1.6行);超声生物显微镜随访发现B组患者滤过腔隙较A和C组维持明显,B组能更长时间的保持功能性滤过泡;3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组较A、B组明显减少(均为P<0.05).结论 将抗增殖药物浸泡的生物羊膜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可有效防止滤过泡的瘢痕组织形成,并发症较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少,是治疗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张晨明  张建勇  姜娅 《贵州医药》2006,30(2):191-191
先证者(Ⅳ1),男,1岁,籍贯:贵州,汉族,因“家长发现患儿双眼瞳孔区发白1年”入院,母孕时正常,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体查:全身情况可。双眼视力检查:10 cm,能抓握钢笔,双眼球水平震颤,眼球各方向活动不受限,斜视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晚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伴黄斑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60例6期(视网膜全脱离)PDR患者72眼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为玻璃体切割联合或不联合晶状体摘除,术中均注入惰性气体或硅油。视网膜解剖复位的标准以黄斑复位为视网膜复位成功,黄斑未复位为复位失败。手术后行黄斑区OCT检查并随访1年。结果手术后42眼一次性视网膜复位成功,占58.33%;30眼视网膜复位失败,占41.67%。手术后视力为无光感者3眼,占4.17%,较术前增加3眼;光感者18眼,占25.00%,较术前减少24眼;手动者26眼,占36.11%,较术前增加5眼;数指/10 cm~0.1者20眼,占27.78%,较术前增加11眼;≥0.1者5眼,占6.94%,较术前增加5眼。结论晚期PDR伴黄斑区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难度较大,术后解剖复位率较高,但视功能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