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由加拿大神经病学专家Hachinski等在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以描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的斑片状或斑点状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海马区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9/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颅磁刺激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经颅磁刺激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模型。经颅磁刺激组在制模后第2天给予每天2次、每次30个脉冲的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4周。每组中的8只大鼠分别于4周后检测Y-迷宫中的学习记忆成绩和梗死侧海马c-Fos的表达。结果:经颅磁刺激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学习尝试次数:18.36±4.87;记忆再现次数:6.05±1.34),与模型组比较(学习尝试次数:26.40±5.45;记忆再现次数:3.72±1.1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3.65,3.28;P均<0.01);经颅磁刺激组大鼠海马各区c-Fos阳性表达细胞数显著增加(CA1:28.55±3.62,CA2:25.27±3.09,CA3:27.65±3.53,齿状回:34.92±6.56),与模型组比较(CA1:9.42±1.28,CA2:7.58±1.18,CA3:8.63±1.24,齿状回:11.36±2.0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17.22,19.32,17.57,11.87;P均<0.01)。结论:应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c-fos基因突变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提示c-fos等即早基因的激活可能是学习记忆形成的必要条件。经颅磁刺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毒胡萝卜紊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凋亡的机制及丹红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乳鼠皮层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标检测凋亡率及活性caspase-3、caspase-8、caspase-7、caspase-9表达,Western Noting免疫印迹分析caspase-12、GRP78、Bcl-2、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Fura-2/AM法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浓度([Ca^2+]i)。结果:SD乳鼠皮层神经元可纯化体外培养。2μmol/L毒胡萝卜素作用神经元24、48h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7.88%、21.38%,丹红治疗组分别是6.30%、6.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胡萝卜素诱导神经元GRP78表达上调,剪切活化caspase-3、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使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丹红注射液促进细胞Bcl-2表达,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减少活化的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含量,稳定游离钙浓度。结论:毒胡萝卜素诱导神经元内质网应激反应性凋亡。丹红注射液能抑制体外培养神经元内质网应激所致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模拟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对培养第3代的MSCs进行鉴定;用1、2、5 μg/L 的TGF-β1分别预处理细胞8 h,然后用血清剥夺和低氧(SOD)处理建立MSCs体外模拟缺血性损伤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MSCs的凋亡及存活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2 μg/L的TGF-β1对Akt和p-Akt表达的影响.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MSCs,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培养的细胞CD29表达阳性,而CD34表达阴性.用2 μg/L的TGF-β1预处理MSCs后,可抑制SOD诱导的细胞凋亡,其早期凋亡率和中晚期凋亡率均明显下降,与凋亡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F=199.77、232.82,P<0.05),而PI3K抑制剂Wortmannin能明显抑制TGF-β1的抗凋亡作用.2 μg/L的TGF-β1可升高p-Akt的表达,p-Akt在8 h达到高峰,p-Akt/Akt显著增高,和其他时间点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F=6.306,P<0.05).结论 TGF-β1对SOD诱导MSCs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其抗凋亡作用是通过激活PI3K/Akt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缺血半暗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通心络组、自然恢复组和假手术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以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脑缺血后1、3、7、14、28d缺血半暗区GAP-43和Syp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后缺血半暗区GAP-43表达自术后1、3d开始增高,第7d达到高峰,自第14d开始降低。自然恢复组Syp于缺血后1d表达减少,3d达最低值,1周开始增高但不及正常表达数值,2、4周表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通心络组缺血半暗区GAP-43和Syp的表达分别在3d和1、2、4周时高于自然恢复组。结论通心络可促进卒中后缺血半暗区GAP-43和Syp的表达,具有促进突触再建和增强、完善突触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hBcl-2转染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对体外培养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为下一步hBcl-2修饰的MSCs脑内移植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对培养第3代的MSCs进行鉴定;hBcl-2用脂质体转染MSCs建立MSCs-hBcl-2基因工程细胞;用H2O2建立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MTT法检测MSCs-hBcl-2基因工程细胞上清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培养出MSCs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培养的细胞CD44、CD71表达阳性,而CD45表达阴性;建立了有稳定高效hBcl-2表达的MSCs-hBcl-2基因工程细胞,并观察到MSCs-hBcl-2基因工程细胞较MSCs更能减轻PC12细胞的氧化损伤(P<0.05)。结论hBcl-2基因修饰的MSCs对PC12细胞的生长、生存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皮质c-Fos和BDN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大鼠梗死侧皮质c-Fo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80只SD大鼠制作一侧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TMS组。模型组自由饲养;TMS组于动物清醒后当天即给予每天2次、每次30个脉冲的TMS治疗(频率为0.5Hz,场强为1.33T)。各组在大鼠脑梗死后1,7,14,21和28d(每时间点8只)检测梗死侧大脑皮质c-Fos、BDNF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TMS组梗死灶周围皮质均可见c-Fos和BDNF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同时间点比较,TMS组7,14,21和28d时c-Fos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4和21d时BD-NF表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MS能促进大鼠脑梗死后梗死侧皮质c-Fos和BDNF的表达,从而发挥其脑保护及康复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8.
5-HT与神经元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证实,成年哺乳动物及灵长类动物包括人脑中存在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其仅局限于脑内的某些特定区域,如脑室下带(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dentare gyus,DG)颗粒下层(subventricular zone,SG)[1,2].SVZ的新生细胞与嗅神经的再生有关,DG的神经干细胞则主要参与海马的再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还采用高压氧疗法。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1、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2个疗程后,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82.92%)(P<0.05)。1个疗程后2组患者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疗程后2组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对Pristane诱发性红斑狼疮外周血T细胞漂移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雌BALB/c裸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模型组、0. 25 mg/(kg·d)组、0. 5 mg/(kg·d)组和1 mg/(kg·d)组,四组均单次腹腔注射Pristane,建立诱发性红斑狼疮动物模型。模型组正常饲喂,另三组按对应剂量灌服1%雷公藤多苷悬液。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取尾静脉血,采用直接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查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外周血Tc和Th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比较Th1分泌的细胞内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及Th2分泌的细胞内因子IL-4、IL-10的变化。结果 0. 25 mg/(kg·d)组Tc2和Th2细胞百分比、IL-4和IL-10含量较治疗前、模型组同期和治疗1个月时明显升高(P <0. 05),而Tc1百分比和Th1百分比、Th1/Th2及Tc1/Tc2比值、IFN-γ和IL-2含量降低(P <0. 05)。0. 5 mg/(kg·d)组和1 mg/(kg·d)组Tc2和Th2细胞百分比、IL-4和IL-10含量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较治疗前和模型组同期明显升高(P <0. 05),而Tc1百分比和Th1百分比、Th1/Th2及Tc1/Tc2比值、IFN-γ和IL-2含量明显降低(P <0. 05),且0. 5 mg/(kg·d)组与0. 25 mg/(kg·d)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1 mg/(kg·d)组与0. 25 mg/(kg·d)组和0. 5 mg/(kg·d)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细胞漂移影响Pristane诱发性红斑狼疮病理进程,雷公藤多苷通过纠正Tc1/Tc2、Th1/Th2失衡、调节Th1和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而影响免疫应答来治疗红斑狼疮,且这种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