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癫痫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癫痫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癫痫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癫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总结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颅内血管畸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全身麻醉情况下,经股动脉行穿刺插管至病变位置,利用Onyx胶栓塞治疗,观察畸形血管栓塞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治愈性栓塞8例(40.00%),大部分栓塞9例(45.00%),小部分栓塞3例(15.00%)。其中Ⅰ级患者治愈性栓塞率75.00%明显高于其他级的治愈性栓塞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4例发生并发症(1例并发脑梗死、1例并发少量颅内出血、2例治疗中畸形血管出血),但均无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Onyx胶栓塞应用于颅内血管畸形治疗中能明显提高畸形血管的栓塞效果,值得推广使用,但需要特别注意正确应用栓塞技术及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3月~1998年3月,笔者利用自拟狼疮肾炎汤加激素、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12例,并设对照组,用强的松加环磷酰胺治疗8例,经临床观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临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例,其中住院病人10例,门诊病人2例,男1例,女11例,年龄在18~45岁,平均年龄25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病程48.6个月。对照组8例,全部为女性住院病人。年龄在16~43岁,平均年龄24岁。病程7个月~7年,平均病程47个月。1.2 诊断标准: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修订的诊断标准:1有系统性红斑狼疮4项…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术后患者凝血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2 年12 月-2013 年12 月100 例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脉血康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溶栓后7 d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门诊或电话随访3 个月,治疗组改良的Rankin 残障量表(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 脉血康胶囊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黏度,增强脑血流动力学,改善脑组织供血和供养,促进病损区域脑细胞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16例小儿癫痫患者进行LEV治疗,采用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频率、不良反应等,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者76例(65.52%),显效23例(19.83%),总有效率为85.34%;治疗后,各类型小儿癫痫的发作次数均有显著减少(P0.05);不良反应较少(19.83%),治疗2~6周后消失。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广谱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眼动脉(OA)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30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超选择性OA溶栓组10例、静脉溶栓组10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10例,比较分析各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超选择性OA溶栓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超选择性OA溶栓治疗可以一定程度提高CRAO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其他治疗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用两种入路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2014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院用经桡动脉入路的方式对A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用经股动脉入路的方式对B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比较用这两种入路方式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用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的方式进行介入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进行血管穿刺的时间以及手术持续的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卧床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均少于B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的方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均安全有效。不过,用经桡动脉入路的方式治疗脑梗死的可行性更高,效果更好,且术后患者住院的时间更短。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部分病人常因阿托品用量过大,阿托品化反应较差,使临床阿托品中毒与用量不足难以分辨,临床常延误救治和错误救治,危及病人生命。2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经综合治疗仍难以阿托品化,或阿托品化难以维持,此时阿托品用量最少者500mg,最大者2500mg,陷入难以判断是阿托品用量不足抑或阿托品中毒的困惑之中,增加或减少阿托品常用量,病人均无阿托品反应。我们根据病人年龄、体质,1次静脉注射阿托品20~60mg,给药时间在1~2分钟之间,同时连续听诊给药后心率快慢及心音强弱变化。如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选取40例为研究组,余下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舒血宁20ml及奥扎格雷钠100ml静脉滴注,1日/1次,羟乙基淀粉酶注射,500ml/次,每日1次,连续2周。研究组患者于发病6h内行DSA下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 1991~ 1998年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86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70例作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按照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1 ] ,15 6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86例 ,男 68例 ,女 18例 ;年龄 3 2~ 70岁 ;病史 6个月~ 2 0 a,肠镜检查 :肠粘膜散在性溃疡面 3 2例 ,肠粘膜轻度溃疡面 2 9例 ,肠粘膜充血水肿 2 5例。对照组 70例 ,男 45例 ,女 2 5例 ;年龄 2 0~ 67岁 ,病程 6个月~ 15 a;肠镜检查 :肠粘膜散在溃疡面 3 0例 ,肠粘膜轻度糜烂 2 2例 ,肠粘膜充血水肿 18例。两组患者多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