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吡硫酮钠对痢疾杆菌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硫酮钠(Pyrithione)的化学名称是2-巯基吡啶-N-氧化物钠盐(Sodium Salt of 2-Mercaptopyridine-N-Oxide)。国外用作防腐剂国内用于皮肤霉菌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探讨用于治疗和防细预菌性痢疾的可能性,我们测定了该化合物对当前流行的痢疾菌株的抗菌作用,并与氨苄青霉素进行了比较。现将实验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多重耐药性EI Tor生物型霍乱弧菌9057株为供体菌,大肠杆菌K_(12)W_(1485)(F~-)Rif~r株为受体菌,用接合传递法检出了一株R因子(R_(9057)),其耐药性基因结构为Tc~r Sm~r Cm~r Km~r Em~r Tr~r。获得了R_(9057)的受体菌生化反应和营养缺陷标记均未发生变化,R_(9057)由供体菌向受体菌转移的频率为5.82×10~(-6)。将大肠杆菌K_(12)W_(1485)(F~-)Rif~r(R_(9057))株在无药肉汤中连续传90代,未见整个R因子或R因子上单个耐药性基因丢失。说明R_(9057)在新的宿主大肠杆菌中也是稳定的。 以大肠杆菌K_(12)W_(1485)(F~-)Rif~r(R_(9057))株为供体菌、大肠杆菌K_(12)W_(1485)(F~-)Gm~r株为受体菌,再作第二次接合传递试验,证明R_(9057)也可传递,转移频率为4.83×10~(-6)。  相似文献   
3.
<正> “火郁者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的形成,刘守真氏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丹溪翁提出:“气有余便是火”。明·孙一奎认为令气之火与病机之火有别,论火只有内外之分,邪正之别,最为中肯。前人对火的认识,虽有少火、壮火、天火、人火、君火、相火、龙火、雷火、阴火之不同,但总括起来不外生理之火、病理之火。生理之火即人的元阳,人之生气,“不可一日而无”。病理之火即邪火、贼火,与人之元气不两立。“火郁者发之”当指病理之火而言。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7年1月~1990年10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施行胃大部切除,空肠袢置入吻合术13例;经随访测定胃液pH值,胆汁酸浓度及纤维胃镜检查,证实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46.2岁(16~68岁),胃溃疡5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合并急性出血3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2 手术方法 按传统法切除胃70%,残胃小弯侧关闭,大弯侧留4~5cm作吻合。距屈氏韧带15cm取带血管蒂空肠袢20cm,空肠端端吻合恢复其连续性。游离肠袢近端关闭,从横结肠系膜戳孔上提与胃十二指肠顺蠕动吻合。肠袢近端距断端3cm对系膜侧纵形切口  相似文献   
5.
张子福 《西部中医药》2010,23(10):13-14
小青龙汤主要用于风寒表实兼水饮内停证,临证时除用于治疗肺系疾病鼻渊、寒咳、喘证外还可用于治疗肩凝风、风瘾疹等常见病。  相似文献   
6.
痢疾杆菌中R因子的检出及其消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五十年代日本学者观察到多重抗药性痢疾杆菌以来,世界上已有许多类似的报道。多重抗药性菌株的日益增多,不但给菌痢的治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且给菌痢的流行病学和预防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因而,对痢疾杆菌抗药性的研究已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已经证明,细菌可以通过染色体的突变而获得抗药性。但突变发生的频率比较低,而且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大肠杆菌K_(12)W_(1485)(F~-)菌株的两个突变型作为受体菌,用两次结合传递法,从一株三重抗药性痢疾杆菌中分离出了R因子(Resistancefactor),并且用溴化乙锭作了R因子消除试验。  相似文献   
8.
胃嗜酸性肉芽肿少见,临床常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本院近3年共收治6例,均经病检证实。1 临床资料 6例均男性,年龄40~64岁。2例急性呕血便血入院、无腹痛史,4例有上腹疼痛,痛程6个月至20年。腹痛程度多较重,无明显规律及节律,不为进食所缓解。2例伴反复黑便。体查上腹压痛6例,上腹包块2例。血嗜酸性细胞增高1例。钡餐检查2例,胃镜检查4例,均疑为溃疡恶变或胃癌。术中发现胃部肿块,位胃窦部小弯侧5例,胃体部1例。肿块灰白色,最大12cm×5cm×8cm,最小5cm×5cm×3cm,质地较硬,中心部位较厚,无  相似文献   
9.
笔者采用自拟连梅附姜汤配合艾条悬灸足太阴脾经穴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为2009年10月-2011年1月天水市麦积区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经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2组。治疗组60例,男31例,  相似文献   
10.
桂枝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58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桂枝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58例张子福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中医院(741020)主题词瘙痒,老年性/中医药疗法桂枝汤/治疗应用自1993年以来,用桂枝汤加味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患者58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男45例,女13例;年龄最小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