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女性 ,2 3岁 ,以双下肢麻木 2年 ,不能活动并腰骶部疼痛 3个月主诉入院。查体 :双下肢肌肉萎缩明显 ,左下肢肌力Ⅱ级 ,右下肢肌力Ⅰ级 ,肌张力低。双膝腱、跟腱反射消失 ,肛门反射弱 ,脐以下各种深、浅感觉均减弱 ,双侧Babinski征阳性。腰椎CT检查示L3、4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 ,其椎管外部分位于L3、4椎体的右侧。因CT检查结果与查体感觉平面不相符 ,遂行椎管造影 ,发现T7、8髓外硬脊膜下肿瘤。于 1996年 10月 18日在基础加局麻下行T7、8髓外硬脊膜下肿瘤及L3、4椎管内外哑铃形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T7、8硬脊膜下、脊髓…  相似文献   
2.
CT导向临床应用张民生,白茫茫,张国来,王为真,王剑我院神经外科和CT室自1993年以来,用立体走向法治疗了13例病人,总结如下: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6~51岁,平均27岁。外伤脑内血肿4例,高血压脑出血3例,脑瘤活检2例,脑脓肿1例,脑内囊肿...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第六批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981)的致热活性结果,并与第二批细菌内毒素国际标准品(IS2)的致热活性进行了比较。981的致热闽是7.6EU/ml,IS2的致热阈是13.9EU/ml,结果表明我国现行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与现行细菌内毒素国际标准品的致热活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5.
慢性胃炎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1],近几年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且成为小儿消化系统的主要疾病.小儿胃炎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多见.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对经胃镜检查并确诊为慢性胃炎的152例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多平面成像及圆周公式在耳蜗外壁长度测量及计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例健康国人行64层螺旋CT颞骨扫描,对耳蜗多平面成像及测量后行圆周公式计算,结果分别与吴佩娜等和刁现芬等研究的测量结果比较,以及本组左右侧比较。结果:本组与CT仿真内镜测量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显微解剖测量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刁现芬等测量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左右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多平面CT测量及圆周公式计算可作为耳蜗外壁长度评估的一种新方法,具有无创、简单、快速且较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冲洗术在淤胆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淤胆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经过2周更昔洛韦抗巨细胞病毒感染,复方甘草酸苷、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及肝酶未下降或升高者14例,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胆道探查及胆道造影,对胆汁淤积明显的12例患儿予以胆道冲洗,对2例发生胆道闭锁的患儿行Kasai术.结果 胆汁淤积明显的12例患儿经1~3周的胆道冲洗后病情好转,随访3个月以上均逐渐消退,2例行Kasai术的患儿,经诊治半年黄疸消退.结论 对淤胆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经抗感染、保肝、利胆、降酶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或恶化者可尽早行胆囊造瘘及胆道冲洗,可避免胆道淤积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对胆道闭锁患儿可以尽早行Kasai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成像诊断牙瘤的优势、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9例经64层螺旋CT成像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牙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结果 病理结果示组合性牙瘤5例,混合性牙瘤4例;牙瘤的CT影像表现不仅符合临床表现,而且具有典型的CT影像表现特征:瘤体为类圆形,直径约0.5~2.0 cm,平均约1.7cm,均呈现酷似于“胎中孕多子”及环形硬化“胎壁”的典型CT征象.结论 牙瘤具有典型的CT影像表现特征,64层螺旋CT成像技术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鲎试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鲎试剂已广泛用于细菌内毒素的检验,本文介绍了鲎试剂的生产、分类,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反应原理和检测方法、应用领域以及国内外鲎试剂生产和质量的现状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我国鲎试剂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一种全封闭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并就其疗效与传统方法作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穿刺点,颅锥直接锥穿头皮颅骨,利用一种自制的穿刺导管在剌破硬脑膜的同时将引流管置入硬膜下血肿腔,不冲洗,持续封闭引流。将5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8例,分别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和全封闭锥颅置引流术;对两组病人的疗效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颅内积气、血肿复发明显少于对照组(P气颅〈0.01;P血肿复发〈0.05)。结论 全封闭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简便、疗效肯定、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对传统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有益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