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后发生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致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37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均进临床和智能评定、血生化及头颅CT或MRI检查,并把痴呆者与非痴呆者的临床表现,伴发疾病,脑卒中性质、部位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发生率为31.3%(43/137),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痴呆的发生率越高,脑卒中次数越多、面积越大、神经功能缺损严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疾病患者痴呆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结论:脑卒中后常并发痴呆,痴呆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它与年龄、低文化、脑卒中次数、面积、部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TIA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服氯吡格雷和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其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脑缺血发作改善情况、脑梗死发生率、检测出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的TIA发作频率、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对出、凝血指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发生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致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37例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均进临床和智能评定、血生化及头颅CT或MRI检查,并把痴呆者与非痴呆者的临床表现,伴发疾病,脑卒中性质、部位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生率为31.3%(43/137),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痴呆的发生率越高,脑卒中次数越多、面积越大、神经功能缺损严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脏疾病患者痴呆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结论:脑卒中后常并发痴呆,痴呆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它与年龄、低文化、脑卒中次数、面积、部位、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择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外动脉狭窄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弓上颅外动脉狭窄的患者(40处病变)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临床随访观察4~33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颅外动脉内支架成形术的技术成功率100%,血管狭窄由术前(72.12±8.86)%下降至术后(10.12±6.17)%。围术期内,1例(2.78%,1/36)发生原狭窄供血区轻微缺血性卒中,其余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临床随访无卒中复发或死亡,CT造影随访1例支架内轻度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弓上颅外动脉狭窄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ABC2D量表指导下的精准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LVO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广东医科大学茂名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自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接受早期机械取栓术治疗的202例ALVOS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首选可回收支架结合中间导管部分回收进行机械血栓切除术(SWIM);试验组患者术前利用ABC2D量表对病因进行预判, 量表评分0~3分考虑栓塞性闭塞, 首选直接抽吸取栓技术(ADAPT), 若抽吸导管无法到位时选择SWIM技术;4~7分考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闭塞, 首选SWIM技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预后良好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穿刺到血管再通时间低于对照组[51.0(35.0, 78.5) minvs. 67.0(45.0, 100.0) min], 术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10.00(4.75, 16.25)分vs. 13.00(8.00, 1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脑血管造影(DSA)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脑血管造影影像结果。结果临床上有脑缺血症状者6例(28%),出血症状者12例(57%),癫痫发作3例;DSAx显示14例为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闭塞性病变,21例均可见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①成年发病的烟雾病患者以出血型为主,儿童以癫痫及缺血型为主。②DSA是诊断烟雾病追重要的检查方法。对于青少年出现脑血管事件者,应尽早行DSA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7.
血清C反应蛋白(CRP)作为一种敏感性炎性标志物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血栓形成的危险信号.为此,本研究通过动态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CI)患者血清CRP水平,探讨其与ATCI复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2例颈部按摩相关的颈动脉夹层所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及诊疗预后。方法:回 顾性分析 2 例接受颈部按摩后出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 习。结果: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前均接受过颈部按摩,病例1予血管内治疗(左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处 血栓抽吸术及左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处理,临床症状完全缓解,NIHSS评分由入院12分改善至出院时0 分。病例2发病后先接受阿替普酶(0.9 mg/kg)静脉溶栓,后予血管内治疗(右侧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等处 理,临床症状完全缓解,NIHSS评分由5分改善至出院时的0分。随访3月,2例患者均无新发临床症状。结 论:颈部按摩可引起颈动脉夹层、闭塞,导致严重的脑梗死。对于该类患者,可采取血管内治疗(支架植入、 抗栓等)方案,及时处理夹层导致的闭塞血管,从而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与经股动脉对比,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2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62例)和股动脉组(63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率高,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polio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Apollo支架植入治疗22例(24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随访3~28个月,平均14个月,分别观察技术成功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以及脑卒中复发率和病死率。结果Apollo支架植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技术成功率为91.67%(22/24),平均狭窄率由手术前(73.23±9.59)%降至手术后(4.12±9.17)%(t=3.325,P=0.005)。围手术期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改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0.59±1.35)比(0.59±1.74);t=2.718,P=0.015]。临床随访无脑卒中复发或死亡病例.CTA随访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Apollo支架植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可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