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手部高压注射伤在手外伤领域中比较少见,1973年Rees首次报告.但随着工业及家庭装修业高压喷枪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该疾病有增多的趋势[1].该疾病早期病损较轻,但易误诊,处理不当易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有截指的危险[2].我科收治该类患者5例,现将治疗效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肘前人路软骨钉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采用经肘关节前侧"S"形入路可吸收软骨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2~52岁,平均28.5岁,Ⅰ型骨折5例,Ⅱ型骨折3例,Ⅲ型2例,Ⅳ型2例;其中有3例合并有桡骨小头骨折,1例合并有尺骨冠状突骨折。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5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10周,平均6周。根据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良好(满意)9例,一般3例,无骨不连及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结论肘前人路损伤小,暴露清楚,可直视下对肱骨小头的骨折块进行解剖复位;可吸收软骨钉对关节软骨面的损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无需二次取出,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桃红四物汤联合辛伐他汀对大鼠上肢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24只大鼠,体重180220 g,被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桃红四物汤组、辛伐他汀组和联用组(桃红四物汤+辛伐他汀),采用1%异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7 mg/m L)麻醉,硫化钠脱毛,温水洗净后,与大鼠背部脊柱两侧设计8cm×2cm随意皮瓣,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桃红四物汤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采用桃红四物汤和辛伐他汀单独治疗,联用组采用桃红四物汤+辛伐他汀治疗,给予药物治疗10 d后,观察各组随意皮瓣外观、MVD、存活率,检测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间黏附分子-1(ICAM-1)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表达水平。结果:联用组坏死面积最少,原味掀起皮瓣出血最多,可见血管数最多;联用组皮瓣存活率最高,与辛伐他汀组、桃红四物汤组比均有统计学差异(72.24±9.25 vs 57.88±10.76,P<0.05;72.24±9.25 vs 57.88±10.76,P<0.05);各组在皮瓣近段MVD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瓣中段MVD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桃红四物汤组MVD显著低于联用组(8.23±1.23vs17.24±1.25,P<0.01;13.55±1.16vs17.24±1.25,P<0.01;14.88±1.76vs17.24±1.25,P<0.05);在MDA指标中,联用组相对于辛伐他汀组、模型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4.47±0.59 vs5.43±0.76,P<0.05;4.47±0.59 vs 6.21±0.81,P<0.01);在SOD指标中,联用组相对于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桃红四物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312.62±23.99 vs 174.61±23.91,P<0.01;312.62±23.99 vs 222.24±27.12,P<0.01;312.62±23.99 vs 275.22±24.78,P<0.05);NOS指标中,联用组相较于模型对照组、桃红四物汤组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9.32±0.24 vs 7.24±0.68,P<0.01;9.32±0.24 vs 7.52±0.52,P<0.01);ICAM-1指标中,联用组相较于桃红四物汤组、模型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2.97±0.49 vs 3.78±0.62,P<0.05;2.97±0.49 vs4.15±0.41,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辛伐他汀可通过增加组织对缺血的耐受能力、减轻炎症反应增加皮瓣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外科的设备和技术的提高.使临床上能够利用新的皮瓣移植修复损伤组织。股前外侧皮瓣被喻为“万能皮瓣”.临床已广泛应用。本院自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及应用血管蒂延长技术移植修复膝周或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6例,较好的解决了膝周及小腿上段严重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吻合静脉的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07年至2012年,对5例膝周或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静脉的逆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 结果 5例皮瓣均存活,术后来出现明显肿胀、瘀斑、水泡等回流不畅表现,成活后皮瓣色泽、弹性、外观、功能均满意. 结论 吻合静脉的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可有效解决膝周及小腿上段严重创伤、骨及固定物外露、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及皮瓣移植后回流不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发生率约占全身骨折脱位的4.4%~5.89%[1].外伤性胸锁关节脱位临床上较为少见,同时合并有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脱位的锁骨双极脱位更为罕见.我院2010年手术治疗锁骨双极脱位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m型肩锁关节脱位肩痛原因及对策。方法对28例新鲜RockwoodlU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的部位及出现和缓解时间。结果22例出现术后肩关节疼痛,疼痛区域主要在喙突至肩峰外后下缘,2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肩关节疼痛,6例在术后23周完全缓解,7例在术后1~1.5个月完全缓解,2例在术后3个月完全缓解,7例术后0.5~1年仍有疼痛。结论术后疼痛主要是因为原发损伤引起的,如韧带或滑囊炎,远期疼痛主要是肩峰下创伤性关节炎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患者24例,采取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对骨折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2w,24例患者X线片显示,23例(95.83%)患者骨折线愈合情况良好,1例(4.17%)骨折线未完全愈合但无移位,无未愈合及移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参照改良的G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3例(54.17%),良7例(29.17%),可3例(12.50%),差1例(4.17%),临床治疗优良20例(83.33%).结论 肱三头肌内外侧入路平行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髁间骨折能达到良好的骨折愈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本院入院治疗的18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例患者采用Bristow手术,另外8例患者采用Weber手术。随访1~4年,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以判断临床效果。结果 18例患者中,肩关节功能恢复优11例(61.1%),良3例(16.7%),中2例(11.1%),差2例(11.1%),临床总有效率可达88.9%。结论手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临床效果显著,结合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需要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式,手术后需要规范的固定方法以及系统化的康复训练,这些也是保证最终临床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治疗跟骨骨折患者25 例28足.其中男19 例,女6 例;年龄20~65 岁,平均37.8 岁.术前均行跟骨轴位、侧位X线检查,并进行CT平扫加重建.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9足,Ⅲ型9足.术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25 例均获得8~18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术后伤口感染3足,2足浅表感染,1足深部感染,所有跟骨后关节面和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均恢复满意,无内固定物并发症发生.骨折于术后9~16周愈合,平均10.6周.随访期间后关节面均无塌陷发生,X线片示Bhler角和Gissane角、跟骨外形基本恢复正常.按照美国踝足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16足(57.14%),良9足(32.14%),差3足(10.71%),平均88.7分,优良率89.29%.3足术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微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疗效佳等优点,也适合治疗软组织挫伤严重、切开复位内固定禁忌的跟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