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多年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经验,浅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和自信中学好解剖学。  相似文献   
2.
高职医学专业学生解剖实验课在进行到消化系统大体解剖实验之时,就进入了人体内脏系统学习和实验.也是从简单的形态学习进入到复杂空间理解学习.这部分实验内容较多,记忆和理解的内容也多.为了在规定学时内达到最好教学效果,笔者在原有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对该实验做了改进.其目的是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动手及观察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白芍总苷(TGP)在免疫性肝损伤大鼠和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异同,为临床制定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以HPLC法测定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灌胃给予3个剂量白芍总苷后15、30、60、90、120、150、180、240、360、480、720min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采用SPSS 11.5软件分析各组各剂量间药动学参数异同。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内白芍总苷的Cmax、AUC0-t和AUC0-∞明显增大,Tmax明显提前,T12明显延长;各剂量间白芍总苷Tmax和T21没有差异,剂量与Cmax、AUC0-t和AUC0-∞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肝损伤大鼠对TGP的吸收速度较正常大鼠快,吸收量较大,消除较慢,提示临床要针对不同的机体状态,设计合理安全的剂量,以免给药量过大引起蓄积和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通过调节糖皮质激素受体与骨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MDSC)增殖改善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的机制。方法 小鼠分组为空白组、模型组、人参皂苷(AIH+GSS)组与地塞米松(AIH+DEX)组。使用S-100与佐剂构建AIH小鼠模型,以地塞米松作为阳性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查外周血MDSC、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Treg)、辅助性T细胞17 (T helper 17 cell, Th17)细胞比例,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活性,通过HE、Masson染色检查肝脏病理,分离外泌体并检测miRNA-223的表达情况,检查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精氨酸酶1(arginase type 1, Arg-1)、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s,...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垂盆草水提物(ESB)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其对乙醇致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经预实验,垂盆革水提物以最大浓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连续给小鼠灌胃2次,间隔7h,继续观察14天,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计算最大耐受量及耐受量倍数;采用乙醇灌胃造成乙醇型肝损伤小鼠模型。取垂盆草加水煎煮得水煎液分得水提高、低剂量两组,以联苯双酯为阳性对照,连续灌胃给药10天,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垂盆草水提物的MTD为206.892g/kg·d-1,该剂量相当于人体推荐服用量344.82倍;垂盆草水提物能抑制乙醇所致的ALT及AST活性的升高,降低乙醇所致的MDA含量的升高(P〈0.01),扭转乙醇所致的小鼠肝脏SOD活性的降低。结论:垂盆草提取物无明显毒性,临床常用量安全,并对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究加味芪榔方对药物依赖性气阴两虚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5-羟色胺(5-HT),5-羟色胺4受体(5-HT4R)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药物依赖性气阴两虚型便秘诊断标准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予加味芪榔方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血清VIP,MTL,5-HT,5-HT4R水平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进行至少8周复发率、中医证候随访。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Z=-6.514,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IP,MTL,5-HT,5-HT4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用药8周后,2组患者血清VI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MT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5-H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HT4R水平较治疗前略有升高(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5-HT4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至少8周,第2,4周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8周后观察组复发率57.14%(40/70),对照组复发率64.81%(35/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芪榔方治疗药物依赖性气阴两虚型便秘临床近、中期疗效优于乳果糖,远期疗效不显著,其治疗机制或与调节患者血清VIP,MTL,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疾病的日愈复杂,"辛开苦降法"逐渐受到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重视。笔者在进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3部经典综合学习时发现,其中虽未直接提出"辛开苦降法",但却多处体现了该法的运用。遂将经典串联学习,溯源《黄帝内经》,分析"辛开苦降法"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的运用,深入研究并阐明其作用优势、组方规律,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师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9):1112-1113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是按照人体系统纵向结构编写的高职医学教材,有着严密的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为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学习打下基础。但在解剖学的形态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使其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加强横向联系也是必要的。笔者在纵向教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结合横向联系的方式进行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107 例鼻部囊肿资料为例,简要介绍其临床研究资料的收集技巧及其微机分析的实用方法。资料经微机分析,发现鼻部囊肿在临床共性特点、体征、放射学、病检及手术前、后诊断方面具有一定规律性。实践表明,这一方法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对临床专业技术人员收集、整理和微机分析资料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