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3.
目的 评价针对女性的高血压社区干预效果.方法 对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和如东县马塘镇的已婚妇女进行基线调查,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治疗指导、对育龄妇女进行避孕药使用前健康筛查和使用期间定期随访等干预措施,一年后进行终点调查,与基线调查比较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1)干预后女性高血压控制率从2.26%上升至26.21%(P<0.0001).(2)干预效果有明显地区差异.太仓市的高血压控制率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如东县(P=0.0376),患高血压风险显著下降(P=0.003 4);而继康教育效果则如东县优于太仓市(P<0.001).(3)高血压人群血压均值收缩压从(142.38±12.84)mmHg降至(139.05±19.24)mmHg(P<0.0001).舒张压从(90.87±7.25)mmHg降至(83.67±9.92)mmHg(P<0.001).(4)干预效果在育龄人群、非农民和无高血压家族史人群中较好.结论 针对女性的高血压社区干预措施效果显著,控制率显著升高,血压均值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宫内节育器(IUD)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向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生育一孩的妇女采用IUD避孕对象作为观察队列(1 361例),同期使用避孕套妇女作为对照队列(1 307例),于2016年7月1日—2017年9月30日随访观察停用避孕措施后1年内的妊娠情况,计算1年累积妊娠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UD组和对照组停用措施后妊娠者平均受孕时间分别为(144.1±96.86)d和(122.5±91.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UD组累积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IUD时间小于5年者停用后1年累积妊娠率是停用避孕套者的0.866倍(95%CI:0.788~0.95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使用避孕套妇女相比,使用高铜IUD妇女停用后对妊娠有影响(HR=0.826,95%CI:0.720~0.947)。结论:使用高铜IUD者1年累积妊娠率较使用避孕套者低,受孕时间延长,对于使用高铜IUD者如近期有再生育计划,建议及早取出IUD以做好生育准备。  相似文献   
5.
女性高血压与口服避孕药及ACE基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口服避孕药(OC)的使用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多态性联合作用对妇女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665例女性高血压病例和665名女性高血压对照,按照年龄(±3岁)和地区进行匹配.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多聚酶链式反应(RFLP-PCR)方法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 (1)ACE基因I/D位点和A2350G位点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携带ACE基因ID+DD基因型且未服用OC的妇女比较,携带ACE基因ID+DD基因型的妇女服用OC≥15年明显增高患高血压的风险0.66倍(OR=1.66,95%(7/=1.11~2.48);与携带ACE基因AG+GG基因型且未服用OC的妇女比较,携带ACE基因AG+GG基因型的妇女服用OC≥15年也明显增高患高血压的风险0.66倍(OR=1.66,95%CI=1.09~2.54).结论 携带ACE基因D等位基因或者G等位基因的妇女服用OC≥15年可以明显增加息高血压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宫铜300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宫铜300与其他IUD的使用效果,为群众安全避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POPLINE、CBMDisc、CMCI、CNKI等数据库,收集宫铜300安全性有效性的相关文献,按照PICOS原则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EpiData 3.1、RevMan5.3.3等软件进行Meta分析。利用"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GRADE系统进行证据质量的分级。结果初检文献6 062篇,最终纳入18个涉及宫铜300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和准RCT对比研究,包括自1995至2014年正式发表的20篇文献。研究对象共20 9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安全性评价指标中,宫铜300各指标的终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活性γ型;宫铜300的因症取出率高于TCu 220C、TCu 380A和元宫22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HCu 28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性评价指标中,宫铜300的妊娠率与其他IUD比较,在1年随访时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铜300使用1年的近期安全性低于TCu 220C、TCu 380A、元宫220、活性γ型,在指导避孕方法使用时可考虑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时期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服务提供者")避孕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全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体系,于2020年9月24日至10月9日对监测点服务提供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2006份,避孕知识认知及格率为94.12%,优良率为46.46%。10个问题中,正确率最低为3.14%,最高为72.58%,其中9个问题的正确率低于60.0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学历、生育状况、所在机构类别、工作岗位、工作年限、职称、近5年培训次数对服务提供者避孕认知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避孕认知情况与性别、学历、所在机构类别、工作岗位、职称、近5年培训次数有关(P<0.05)。结论服务提供者避孕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应通过加强指南的宣传、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强化培训力度、加强分类指导等措施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 IUD)后发生不良事件情况开展分析研究,为临床安全使用IUD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利用国家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在线报告系统,收集2016—2020年各监测点提交的IUD不良事件报告进行分析,采用构成比比较和信号检测等方法分析常见IUD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在24个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点共收集22 254例IUD不良事件报告,常见不良事件类型分别为:月经问题42.62%、位置形状改变29.53%和疼痛16.66%。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方法检测共发现IUD不良事件16个风险信号,其中爱母型IUD发生异位和吉妮IUD发生脱落的PRR值分别为4.03(95%CI:1.79~9.07)和2.93(95%CI:2.09~4.11)。结论 建议对妇女使用IUD后较易发生的常见不良事件如月经问题、位置形状改变等加强随访监测,减少IUD不良事件的伤害。对部分IUD不良事件风险信号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口服避孕药和妇女高血压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妇女口服避孕药(OC)的使用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太仓和如东两地区选择665例高血压病例和665例非高血压对照,用问卷调查和体检的方式对高血压相关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随着OC累积使用时间的增加,妇女患高血压的风险也逐渐增加,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趋势性检验P=0.0001)。调整年龄和地区因素后,当前和既往使用OC≥15年的妇女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P=0.0196,P=0.00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高血压家族史和OC累积使用时间升高均显著增加妇女患高血压的风险,太仓和如东地区服用OC的妇女对高血压的易感性可能存在差异。结论:累积使用OC≥15年显著增加妇女患高血压的风险,影响血压变化的其它危险因素尚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了解江苏省康复人力资源在《江苏省康复医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前后配置现状,为政府制定和优化康复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通过江苏省卫健委系统对江苏省内13个设区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发放电子版调查表,围绕江苏省“十三五”期间康复医疗资源基本情况、康复队伍建设等核心问题进行调查,对省内康复资料进行调查。以2015年和2020年作为规划实施前后时间点,分别查询《江苏省统计年鉴》( 2016年版和2020年版)等,采用描述性统计、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江苏省康复人力资源按人口和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 结果:江苏省2015年和2020年康复人力资源按照人口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21和0.279,按照面积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96和0.420。规划实施后江苏省康复人力资源总体配置情况和公平性虽然有所改善,但配置尚需调整。 结论:江苏省亟需优化本省康复人力资源配置,调整人力资源分布,提升康复服务水平和地区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