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低分子肝素钙致腹部皮下血肿原因进行分析和预防。方法 对我科出现腹部皮下血肿8例患者进行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并准确评估患者,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和方法。结果 经护理治疗后,皮下血肿明显消退。结论 准确评估、合理选择注射部位和注射方法能有效预防皮下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病理学改变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同期在年龄、孕周匹配且有正常妊娠结局的50例正常对照组产后胎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对比分析两组胎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胎盘梗死灶范围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梗死灶范围>30%所占比例较晚发型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梗死灶范围增加,且梗死灶范围对新生儿出生体重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障碍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前瞻性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31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MMPI)分为心理障碍组(MMPI≥60分)和非心理障碍组(MMPI<60分),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应...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综述运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方法]采用中药能显著降低高脂小鼠血清中TC,升高HDL/TC的比值,提高HLP小鼠血清SOD活性。[结果]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借助现代医学的先进实验技术,发现山楂、姜黄素、葛根口服液、酒制大黄能有效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的TC、TG,改善血液黏度,保留其降血脂。[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标本兼治,可增加疗效,减少西药用量,同时减低不良反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高脂血症,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分析98例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将分析结果与周围社区76例60岁以上健康老人体健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人数为61例,占62.22%,60岁以上健康对照人群中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人数为7例,占9.2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一种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目前产科医生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是造成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等症状,可伴有全身所脏器的损伤。一般发病时间多在妊娠20周以后,妊娠结束后临床症状可显著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可以得知,多种因素参与了HDCP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胎盘浅着床学说是目前比较公认的病因假说。“胎盘浅着床”即子宫螺旋小动脉生理重铸过程发生障碍,导致胎盘的供血,供氧不足,从而释放各种的细胞毒性物质和炎性介质,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血管痉挛,进而引发了HDCP的各种临床表现。因此可以认定HDCP的发病源头在于胎盘形成缺陷。在各种细胞毒性物质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l(Cyr6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HDCP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类型,因脑动脉主干或其皮层支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类动脉炎等病变,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和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2011年以来,我院对发病6~24h的急性期脑血栓形成72例进行研究,观察入院7d来有无病情进展,即出现进展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偏头痛应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半年内疼痛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采用川芎茶调散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疼痛症状,减少疼痛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