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患者男,33岁.因"颊部红斑、丘疹3年,左胫外侧局限性皮肤硬化2年"于2005年3月6日就医.患者3年前日晒后出现双颊部皮肤红斑及散在分布的丘疹,其上覆细薄鳞屑,鳞屑易脱落,皮疹消退后不留明显瘢痕,偶觉瘙痒,就诊于当地医院,诊为"过敏性皮炎",给予抗过敏治疗无效,此后皮疹反复发作,夏重冬轻,日晒后可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5岁,因"腰痛伴颜面部、下肢浮肿1月余"于2012年6月12日入院。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疼痛,后逐渐伴有颜面部及下肢浮肿,病程中患者出现发热、少尿、胸闷、腹泻等症状,无脱发、口腔溃疡、四肢麻木等。既往无慢性病史。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心率8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90mmHg(1mmHg=0.133kPa)。轻度贫血貌,双上眼睑红斑疹,呈"浣熊眼"表现,颜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基因DNA甲基化水平、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蛋白浓度,探究TWEAK基因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病机制的关联。方法:采用MassARRAY法检测112例RA患者和86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WEAK基因DNA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TWEAK基因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TWEAK蛋白浓度。比较RA组和健康对照组TWEAK基因DNA甲基化水平、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蛋白浓度,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RA组TWEAK基因总体甲基化水平和CpG_11、CpG_17.18.19.20、CpG_40.41.42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2,P=0.01,P=0.006,P=0.002),高疾病活动度组CpG_55.56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中低疾病活动度组(P=0.041)。RA组外周血TWEAK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23),高疾病活动度组TWEAK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中低疾病活动度组(P=0.035)。RA组血清TWEAK蛋白浓度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8), 但其与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82,P<0.001)。结论:TWEAK基因与RA的发病和病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其高甲基化状态可能为调控mRNA低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可作为临床监测和评价RA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与抗心磷脂抗体(ACA)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青年人脑卒中组73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患者血清ACA的阳性率,计算其异常率并进行比较。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F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病例组AC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01); 病例组中,ACA阳性者中多灶脑梗死率高于ACA阴性者(P=0.016); ACA阳性者中再发脑卒中高于ACA阴性者(P=0.040); 病例组中ACA阳性者患者CNFDS评分较高,中位数为18(6~35),且预后不良。结论ACA可作为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细菌移位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 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肠内营养,持续2 周。入院时及治疗2 周后,采用流式细胞微球列阵(CB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2 周后,观察组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内毒素、D- 乳酸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外周血CD3+、CD4+ T 淋巴细胞比例,CD4+/CD8+ 比值高于对照组,CD8+ T 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可缓解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抑制肠道菌群移位,提升机体免疫力,提高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关节痛是关节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风湿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问诊在关节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作用,大部分关节痛的患者可以通过认真仔细的问诊获得对疾病诊断的主要信息并据此作出临床初步诊断.总结出5个针对关节痛患者的问诊要点:(1)问起病的时间、缓急和诱因;(2)问关节受累的部位及多寡;(3)问关节局部表现及关节功能情况;(4)问伴随症状;(5)问继往诊疗情况.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疾病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以结缔组织病变及免疫功能异常为主,多属自身免疫病。早期诊断、规范化治疗可使绝大多数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或完全缓解。但目前的临床状况却是专科医生少,患者多,误诊、误治普遍。我省除  相似文献   
8.
背景 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是一组以肌肉炎症和肌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肺部受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据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可将IIM分为不同的临床亚型,不同亚型的IIM患者其临床表现、器官受累和预后均有所不同,发生肺间质病变(ILD)的风险也不相同。目的 探讨IIM及其不同临床亚型的特点与其发生ILD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并整理2018年4月—2021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并诊断为IIM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MSAs,将其分为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DM)、抗MDA5抗体阴性皮肌炎、坏死性肌炎(IMNM)和抗合成酶综合征(ASS)4个临床亚型,比较不同亚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IIM患者发生ILD的危险因素。结果 将150例IIM患者分为4个临床亚型,其中抗MDA5抗体阳性DM患者30例(20.0%),抗MDA5抗体阴性DM患者58例(38.7%),IMNM患者14例(9.3%),ASS患者48例(32.0%)。不同亚型患者的肌无力、肌痛、ILD、向阳疹、披肩征、Gottron疹/...  相似文献   
9.
狼疮性肾炎最新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患病率和病死率最主要的预测因素之一,是影响SLE临床转归的不利因素。十年前,LN的治疗主要限于糖皮质激素(GC)、大剂量的烷化剂和硫唑嘌呤(AZA)。十年来,在LN的诱导与维持治疗方面涌现出了很多新型的免疫调节剂。霉酚酸酯(MMF)的出现使其成为重症LN诱导和维持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在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中可作为LN的诱导、维持和追加治疗方案。这些新型制剂的应用使得临床医师在尝试获得最大临床受益和最小毒副作用中能够为每一位患者制订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不同病情程度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若玫 《河北医学》2016,(3):358-361
目的:比较不同病情程度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依据病情程度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评分、能力评分及达标率.结果: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评分、能力评分均依次升高,达标率分别为54.17%、64.29%、78.57%,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越严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低,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