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ICAM-1、STAT4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其中维吾尔族30例,汉族30例,所有患者术前未行放疗和化疗.另选切端正常粘膜组织15例作对照.以上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诊断明确无误.观察ICAM-1、STAT4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1)60例胃腺癌组织中ICAM-1、STAT4的表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7%(31/60)、35.0%(21/60),ICAM-1、STAT4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ICAM-1在胃腺癌淋巴结有癌转移阳性表达高于无癌转移,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STAT4在淋巴结有无转移组的表达无显著差异.ICAM-1、STAT4的表达与胃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 结论 提示ICAM-1、STAT4的表达与胃腺癌的恶性程度、临床分期有相关性,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展与转移过程,可以作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状腺组织半乳糖凝素3(Gal-3)、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和增殖指数(Ki-67)在甲状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13例、滤泡性癌14例、乳头状癌40例中Gal-3、PTTG和Ki-67的表达。结果:3种蛋白表达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与恶性病变(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腺瘤、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蛋白同时表达在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l-3、PTTG和Ki-67免疫组化联合检测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3)和间皮瘤相关抗体-1(HBME-1)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 CK19、Gal-3和HBME-1蛋白表达,良性结节36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2例),恶性结节3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6例,甲状腺滤泡癌3例)。结果 CK19、Gal-3和 HBME-1蛋白表达在良性结节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7%、25.0%、11.1%,在恶性结节的阳性表达率均为94.9%;CK19、Gal-3和 HBME-1在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均为94.9%,特异性分别为33.3%、69.4%、88.9%。结论3项指标中,HBME-1在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为理想;CK19、Gal-3和 HBME-1三者联合使用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提高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进行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按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标准,对1 62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29例肿瘤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509例(占39.67%);脑神经和脊神经根肿瘤155例(占12.08%),脑膜肿瘤495例(占38.58%),淋巴瘤和造血组织肿瘤16例(占1.25%),生殖细胞肿瘤10例(占0.78%),颅咽管瘤35例(占2.73%),转移性肿瘤63例(占4.91%).成人组以脑膜瘤、高级别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和神经鞘瘤为常见类型,而<16岁儿童组则以髓母细胞瘤、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常见.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胚胎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脑膜瘤女性多于男性.1 629例肿瘤的发病部位以幕上1 234例(占75.75%)为主,幕下272例(占16.70%),椎管内123例(占7.55%).幕上主要以大脑半球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脑膜瘤和鞍区的垂体腺瘤、颅咽管瘤为多见;幕下常见的肿瘤为小脑的血管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小脑桥脑角的神经鞘瘤、脑膜瘤;椎管内最多见的肿瘤为神经鞘瘤.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神经上皮肿瘤最多见,其次为脑膜肿瘤.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等因素有关,了解其特点,对于正确的病理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在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IK3CA与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标本235例,其中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205例,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mphoma,BL)27例,灰区淋巴瘤(介于DLBCL和BL之间,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3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所有样本PIK3CA和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PIK3CA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扩增率为12.3%(29/235),临床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8.6%(12/139)和17.7%(1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PTEN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中的缺失率为13.6%(32/23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呈负相关(P=0.046)。未发现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与生存期存在相关性。  结论  PIK3CA扩增与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疾病晚期相关,PIK3CA扩增和PTEN缺失在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药降脂方案联合运动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代谢综合征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中西药降脂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运动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检测两组身体形态指标(体质量指数、体脂率、腰围)、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水平变化,记录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体重、腰围、体质量指数、体脂率、收缩压、舒张压、FPG、TG、TC、LDL-C、FINS及HOMA-IR均降低,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体重、腰围、体质量指数、体脂率、收缩压、FPG、TG、TC、LDL-C、FINS及HOMA-IR下降更为显著,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降脂方案联合运动治疗代谢综合征能更好地降低体脂率和体质量指数,改善血清学各项指标,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单位α(PIK3CA)、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在心肌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采用油酸复制ARDS大鼠模型,观察对照组、油酸(OA)注射后2h(OA2h组)、4h(OA4h组)、6h(OA6h组)组肺的湿/干重、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血清心肌酶谱(AST、CK、CK-MB、LDH)。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及心肌组织中IL-1β、IL-10的含量,以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IL-1β、IL-1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OA各组肺湿/干重均高于C组(P<0.05)。OA各组AST以及OA2h、OA4h组CK、CK-MB、LDH均高于对照组(P<0.05)。OA6h组血清及心肌组织中的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1);OA2h组血清IL-10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1),OA6h组心肌组织中IL-1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及OA2h组(P<0.01)。OA各组心肌组织IL-1β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OA6h组IL-10mRNA表达有所升高(P<0.01)。结论:油酸型ARDS大鼠并发心肌损伤可能与心肌组织中IL-1β、IL-10含量的增高、mRNA表达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7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MMP-1和VEGF的表达。结果:MMP-1和VEGF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χ2分别为8.233和10.876,P均<0.05)。MMP-1和VEGF在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一致(χ2=2.227,P>0.05)。结论:MMP-1和VEGF能促进肝硬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BAFF、MRP和PD-L_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及淋巴细胞存活与成熟必须因子(BAFF)、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RP)和程序死亡蛋白1的2配体(PD-L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检测大肠癌组织60例,大肠正常组织10例,观察BAFF、MRP和PD-L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1)60例大肠癌组织中,BAFF、MRP和PD-L2的表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3%(50/60)、41.7%(25/61)和68.9%(42/61)。而在大肠正常组织中,BAFF、MRP、PD-L2的表达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1/10)、0%(0/10)、0%(0/10)。(2)临床症状与BAFF、MRP、PD-L2的表达与临床症状有关系。结论(1)提示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与BAFF、MRP、PD-L2的表达有密切关系。(2)提示大肠癌临床指标与BAFF、MRP、PD-L2的表达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