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护理干预预防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对其采取药物联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药物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前后患者iPTH、钙、磷离子浓度及钙磷乘积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iPTH、磷离子浓度显著降低、血钙水平升高,患者的病情比较稳定。结论:采用药物联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3.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开展了血液透析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变化,加强对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临床指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方法将2006~2010年我院透析中心诊治的27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172例治疗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加强情感交流与沟通,共同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100例对照组患者未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配合治疗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解除或部分解除了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效配合达91.51%,而对照组患者有效配合仅为63.00%,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细心观察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类诊断,制订护理策略并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对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发病情况、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8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颈内静脉导管所在的上腔静脉及其属支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病变特点和危险因素,总结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形成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本文中12例出现TCC血栓患者预后效果较可。结论认为护理重点为加强患者全身及局部症状的观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的护理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在降低血液净化中心肝素配制错误发生率中的应用与意义。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血液净化中心发生的肝素配制错误事件进行回顾,采用根因分析法分析相关原因,根据原因进行业务改进。结果将根因分析法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肝素错配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包括教育培训和仪器设备因素在内的系统原因所占比例最大,占65%,其他因素,如人为偏失、操作失误或其他外界因素等,占35%。结论根因分析法为血液净化中心提供了能更加系统地解决问题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种抗凝方法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表明,采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方法进行血液透析,能更为有效的改善和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8.
不宁腿综合征(RLS)在尿毒症透析患者中发病率高达20%~57%.临床治疗较棘手,我们尝试对其采用血液透析滤过(HDF)合用三氟噻吨、四甲蒽丙胺复合制剂(黛力新),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