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茎和叶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掌握药材的性状、组织构造和细胞形态等特征;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并做二者的比较。结果:茎皮的硬度、小叶的质地、形状及叶缘刺状锯齿数;海绵细胞的形状、草酸钙方晶存在部位及数量、茎韧皮纤维细胞的形状、石细胞数量等为它们的鉴别要点;薄层色谱相似。结论: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在性状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在显微特征上有明显不同,薄层色谱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家兔血清NO水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变化及其关系。方法:用4%兔脑粉(组织凝血活酶)浸液(2ml/kg+生理盐水稀释至30ml)静脉注射复制家兔急性实验性DIC动物模型,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NO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ACE活性。结果:家兔血清NO在注射浸液开始后15min下降,30、60min升高,与注射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5、30min家兔血清ACE活性变化无显著性(P>0.05),但60min明显下降(P<0.01)。DIC组血清NO水平与血清AC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γ=-0.841,P<0.01)。结论:在组织凝血活酶所致的急性DIC发病机制中,血液NO可能不起重要作用,其变化与血清AC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陈煜  屈信成 《中国药业》2010,19(13):64-66
目的评价皮肤病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05—2008年皮肤病用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用药金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皮肤病用药以口服为主,占平均销售金额的66.77%。抗变态反应药在皮肤病用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平均销售金额和DDDs分别占各治疗类别总金额和总DDDs的33.25%和34.76%。结论在皮肤病治疗中,抗菌药物及激素类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对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我院抗感染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抗感染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颐性分析。结果我院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占西药总销售金额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口服抗感染药平均占抗感染药销售金额78.37%;大环内酯类、抗真菌药、抗病毒药销售金额排序各年度均列抗感染的前3位。大环内酯类使用频率最高(平均占抗感染药DDDs 29.85%);克拉霉素缓释片、伊曲康唑胶囊(2005年除外)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各年度均列前3位。结论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的口服抗感染药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后外束股骨止点的解剖测量,找到确定前交叉韧带后外束股骨止点的简单可行的方法,为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中的骨道定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解剖20例新鲜膝关节标本(25~45岁)。在屈膝90°位,测量前交叉韧带后外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股骨髁间窝外侧壁前方、后方和下方软骨缘的距离,再对测量数据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前交叉韧带后外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前方软骨缘(8.74±1.39)mm,距离后方软骨缘(8.69±1.57)mm(P =0.926)。后外束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下方软骨缘(5.06±0.77)mm。结论膝关节屈膝90°位时,前交叉韧带后外束的股骨止点中心点位于股骨髁间窝外侧壁,距离下方软骨缘5mm,距离前方和后方软骨缘的距离相等。在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手术中,应用本研究的结果能够简单、快捷地确定前交叉韧带后外束股骨骨道位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小蜡树叶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定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结果:小蜡树叶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方面具明显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对小蜡树叶有鉴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壮药红背娘的质量标准。方法:对红背娘药材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和总灰分检查、浸出物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等进行研究。结果: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拟定了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合理限度;没食子酸在0.039~0.469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6.85%,RSD%为1.15%(n=6)。结论:该研究拟定的质量标准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红背娘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鸡皮果叶药材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采用原植物基原鉴定、药材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等研究方法,并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挥发油含量。结果鉴定了鸡皮果叶药材的基原,描述了药材性状、叶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水分测定值为8.0%~10.9%,总灰分为7.2%~13.7%,酸不溶性灰分为0.2%~0.9%,浸出物为12.0%~26.7%,挥发油含量为0.15%~0.25%(mL/g)。结论该研究为鸡皮果叶的鉴别及质量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特色壮药材罗汉茶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和完善广西特色壮药罗汉茶药材质量标准。方法:建立槲皮苷的TLC鉴别法及落新妇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药材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落新妇苷在0.07812-0.7812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7.82%,RSD%=3.38%。结论:提高和完善后的质量标准可以更全面有效地控制罗汉茶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