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大陆地区二级以上医院医生、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为手卫生促进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中、英文数据库中系统搜索我国大陆地区2015年以后开展的手卫生研究文献,由研究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并严格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合格文献提取数据,采用Meta分析法分析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科室的医生和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结果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总体高于医生,医生、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5.9%(95%CI:45.9%,65.8%)、66.0%(95%CI:58.8%,73.1%);医生、护士手卫生正确率分别为65.2%(95%CI:53.6%,76.9%)、67.9%(95%CI:56.9%,78.9%);三级医院医生、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均高于二级医院,ICU科室医生、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均高于普通科室。结论我国大陆地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需特别加强基层医院和普通科室中手卫生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2.
金艳  宗亚玲 《安徽医药》2012,16(7):963-966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与孕妇脐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为HCMV先天性感染的有效预防和免疫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收集正常产妇36例脐血标本,分离白细胞,然后从分离的白细胞中提取DNA进行HCMV荧光定量PCR检测,同时从36例脐血标本中分别取0.5 ml脐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的百分比,并计算CD4+♂∕CD8+♂的比值。结果 HCMV先天性感染组与HCMV感染阴性组CD3+♂T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73.11±8.88)%和(71.66±8.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47.52±8.53)%和(52.476±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T淋巴细胞含量分别为(25.84±4.75)%和(18.07±4.06)%,HCMV先天性感染组较HCMV感染阴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8+♂比值分别为(1.89±0.45)和(3.026±0.75),HCMV先天性感染组较HCMV感染阴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CMV先天性感染与孕妇脐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即机体细胞免疫应答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88家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手术室对其医院感染管理现况进行问卷调查。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部分计划生育手术室面积不足,区域划分不合理,着装普遍不规范。在调查对象中,分别有22.73%、28.41%未制定院感管理制度和院感考核标准,30.68%未定期进行院感知识培训,63.64%绒毛和胚胎组织处置不规范,29.55%未对患者进行术前传染病检测,仅39.77%执行外科手消毒。结论基层计划生育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院感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基层计划生育手术室消毒隔离现状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11个地级市的88所基层医疗机构,对其计划生育手术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部分计划生育手术室手术器械处理不规范,吸引器、吸引瓶、氧气湿化瓶等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B超探头、吸引器头消毒灭菌不规范。仅39.77%的调查对象术前进行外科手消毒,14.77%无菌技术操作不合格。分别有54.55%、42.05%、27.27%的调查对象术前不进行患者阴道冲洗、分泌物检查和生殖道炎症治疗。部分调查对象对地面、物体表面和空气等环境清洁消毒、监测不规范。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计划生育手术室消毒隔离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基层医疗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计划生育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和普通病房不同体重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情况,发现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调查方法,对2016年、2017年1—11月某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比较NICU与普通病房不同体重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率、器械使用率和器械相关感染率等。结果 2016—2017年11月共监测新生儿科病例3 872例,监测住院总日数42 427 d,感染例数56例,感染例次数62例,医院感染率1.45%,例次感染率1.60%。NICU医院感染率为5.28%,例次感染率为6.03%;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均为0.46%,NICU和普通病房感染构成比中居第一位的均为败血症,分别占43.75%、50.00%,其次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各占27.08%、21.43%。不同体重组医院感染率:NICU、普通病房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7.78、46.65,均P0.0001),新生儿体重越低,医院感染率越高;新生儿呼吸机使用率和医院感染率呈正相关(r=0.973,P=0.027),器械使用率越高,医院感染率也越高。梅雨季节真菌败血症每千日感染率高于非梅雨季节(0.53‰vs 0.37‰)。送检标本70份,检出细菌和真菌共45株,检出病原菌均来源于下呼吸道和血液系统,其中下呼吸道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血液系统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对新生儿医院感染进行目标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保障新生儿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足月分娩前B超测量胎儿相关径线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巨大儿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3 971名孕妇,在分娩前3天内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胸径、腹围、股骨长、肱骨长,追踪胎儿的出生体重,使用SPSS10.0软件包分析胎儿各径线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B超测量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胸径、腹围、股骨长、肱骨长与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相关性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500、0.475、0.541、0.673、0.567、0.410,均P<0.001).腹围和股骨长是巨大儿重要影响指标,OR值和95%CI分别为:1.069(1.054-1.084)及1.193(1.078-1.320),均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g)=13.6×腹围(mm)+41.4×股骨长(mm)-4 182"模型对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具有一定价值,但对巨大儿预测价值相对较低(假阴性率为79.8%).ROC曲线胎儿腹围、股骨长预测巨大儿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57.5mm和71.5mm,该界值预测巨大儿的灵敏度分别为67.4%和75.6%,特异度分别为83.0%和60.5%.结论 足月分娩前B超测量胎儿胸围和股骨长是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的较好指标,腹围大于357.5mm、股骨长大于71.5mm对预测巨大儿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