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H型高血压组90例,单纯高血压组70例,比较2组患者ACI发病率以及TC、TG、HDL-C、LDL-C、Hcy水平,并行多元回归分析这5种因素与ACI的相关性。结果:H型高血压组Hcy水平及ACI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均P0.05),且H型高血压与ACI的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型高血压是ACI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降低血压和Hcy水平的策略可能会降低AC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燕妮  宋燕峰 《中国康复》2004,19(5):306-306
目的探讨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2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黛力新组加用黛力新20mg/d。结果治疗4周后,黛力新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及常规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较好疗效,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归因训练对机务人员的心理影响,探讨航空机务人员心理服务新模式,为新时期军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归因风格训练,以随机整群抽取的空军航空兵一线机务官兵490人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对样本官兵实施归因风格训练7个月后,用归因风格量表(ASQ)进行测量。结果实施归因训练后,官兵的归因风格各因子、应付风格各因子明显提高(P<0.05)。结论归因风格训练使航空机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显著提高;实施心理训练后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改变归因风格对机务人员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例1男性,55岁。晨起时突发眩晕,视物旋转,站立不稳,伴恶心、呕吐,无耳鸣及听力减退,无中耳及内耳感染,无脑外伤、脑肿瘤、癫痫及高血压等病史。查体:血压138/88mmHg,心率98次/min,心律齐,未闻杂音。CT检查示:颈3~4、4~5椎间盘突出(后中央型),椎间管狭窄。给予静滴川穹、丹参,口服晕海宁、灭吐灵等治疗连续3d病情无好转。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正在兴起的干细胞治疗技术及基因修饰技术有可能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获得独特疗效。目的:探讨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周龄SD雄性大鼠,于体外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纯化,在腺病毒介导下实施基因转染,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成功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60只SD大鼠给予野百合碱腹腔注射(50 mg/kg)进行肺动脉高压模型复制,随机分成3组,其中肺动脉高压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 L的L-DMEM培养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 L空腺病毒载体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 L腺病毒介导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结果与结论:经3周治疗后,各组大鼠动脉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大鼠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和平均肺动脉压明显低于肺动脉高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大鼠右心室的肥大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肺动脉高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显示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水平,保护机体血管的内皮细胞,并拮抗血管的收缩。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正在兴起的干细胞治疗技术及基因修饰技术有可能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获得独特疗效。 目的:探讨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择3周龄SD雄性大鼠,于体外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纯化,在腺病毒介导下实施基因转染,使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成功导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60只SD大鼠给予野百合碱腹腔注射(50 mg/kg)进行肺动脉高压模型复制,随机分成3组,其中肺动脉高压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L的L-DMEM培养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L空腺病毒载体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于颈内静脉移植1 mL腺病毒介导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 结果与结论:经3周治疗后,各组大鼠动脉血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其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大鼠的肺动脉收缩期压力和平均肺动脉压明显低于肺动脉高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组大鼠右心室的肥大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水平明显低于肺动脉高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显示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水平,保护机体血管的内皮细胞,并拮抗血管的收缩。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胸部CT平扫对大叶性肺炎治疗效果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区发热门诊诊疗的82例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82例研究对象均接受CT扫描检查,根据其病情及诊疗进程,行不同阶段的CT扫描检查。对比82例大叶性肺炎患者治疗前后CT扫描结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诊断结果为溶解消散期的患者人数显著多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经CT扫描检查得,单肺受累者75例(91.46%),双肺受累者7例(8.54%)。治疗后,CT扫描检查影像学特征呈高密度暗影面积缩小>70%和高密度暗影基本消失的人数为71例(86.59%),其整体的肺功能改善效果较好。结论:将CT扫描检查应用到大叶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诊疗中,在诊疗前及各诊疗阶段,对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诊断,能对患者的肺组织结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有效评估预测,利于医师制定、调整更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对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