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诊医学 (EmergencyMedicine)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边缘学科。急诊工作是医疗单位必不可少的。急诊工作是否及时、妥善 ,直接关系到病、伤员生命安全和预后。急诊工作的状况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医疗、预防水平[1] 。1 急诊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1 送到医院来的大部分危重伤、病员无规范的运输工具 ,现场无急救人员 ,目击者和护送人员缺乏急救知识 ,危重伤病人员从现场到医院未能得到有效的紧急救治。例 1 ,男 ,4岁。因李子阻塞气管 ,处于窒息状态。目击者未就近送医院 ,也不知呼叫1 2 0急救电话 ,更不知即刻…  相似文献   
2.
我们曾报告(孙公铎、管林初等1984),静脉注射LSD可激发正常家兔出现规律性的舐与转体行为;舐与转体行为的峰值之间始终有一间隔时间;行为量有剂量-效关系。文中提出静脉注射20μg/kg可作为建立行为模型的参考剂量。有关LSD激发家兔行为机制的探讨甚少,本文就γ-氨基丁酸(GABA)微量注入中脑中缝核  相似文献   
3.
正中神经刺激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即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是人为刺激正中神经产生的躯体感觉(简称体感)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在体感代表区、中央后回Ⅰ区(S1区)诱发产生的生物电活动。电位的变化可以反映传导感觉通路各部份神经组织的机能状况。近年来国外有关CSEP的研究较多,但国内少有报道,我们曾对70例健康人进行了CSEP测定,旨在为以后临床检查提供正常的数据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研究老年期健康人的脑诱发电位,以探索神经系统的老化过程,并为老年期诱发电位正常参数制订提供依据。现概述如下。老年期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变化一、周围神经早在1952年,Wagman 等报道,人体尺神经中的运动纤维的传导速度,年轻人最快,老年人明显减慢。类似现象在感觉纤维上也得到证实。进一步的研究发现:60~80岁组的老年人的神经传导速度较年轻人减慢10%,其中男性减慢的程度远较女性大。上述研究表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peripheral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PNCV)与年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桥小脑角肿瘤(Cerebrallopontineangletumor,CPAT)患者的听脑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及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Shortlatencysomatosensoryevokelpotential,SSEP)。方法 用多功能生理反应记录仪对20例CPAT患者同时进行了BAEP和SSEP的测定。结果 单侧C  相似文献   
6.
7.
对32例单侧病变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进行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测定并以50例正常人作对照。以N_9~N_20传导时间为重要判断标准。32例中异常诱发电位发生率为59.4%,18例有不同瘫痪之病人中异常率为78%,在诱发电位监测下一次大剂量注射烟酸可帮助选择手术病例及指导内科用药治疗,体感诱发电位还可作为颅外-颅内动脉吻合后效果的客观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对63名健康成人和9名桥小脑角肿瘤病人分别采用80dB(SL)和100dB(SL)刺激强度进行脑干诱发电位(BAEP)检查的结果。我们发现高分贝刺激可明显提高正常人Ⅰ波和Ⅲ波的出现率,有助于桥小脑角病变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分析方法。方法 用多功能生理反应记录仪对130名健康人及62例单侧大脑半球缺血性完全性卒中患者和30例地方性克汀病患者进行MN-SLSEP测定。结果 NT-W测算法法克服了现今国际公认的M-SEP分析指标N20N9、N20-N13受个体身高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影响,其变异系数较N20-N9、N20-N13小;可显著降低假阴性及假阳性病例的发生。结论采用NT+W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