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部开放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症,大出血及空腔脏器破裂造成腹腔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适当的处理,是降低腹部开放性损伤病死率的关键。现就2004~2007年30例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的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双克氏针复位固定治疗Jones骨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双克氏针复位固定治疗Jones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X光电视监视下,使用双克氏针复位固定治疗Jones骨折,术毕石膏固定患足于背伸90度。结果60例Jones骨折行该术式治疗,经6个月至3年,平均12个月的随诊,根据患者自觉症状,足外观,骨折复位情况,能否恢复伤前工作评定疗效,优48例,良10例,差2例,优良率96.7%。结论双克氏针复位固定治疗Jones骨折,选材方便,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复位容易、固定牢靠、疗效满意,有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在椎体成形术中注入高黏度或低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40例,根据治疗措施,将其分为低黏度骨水泥组(n=20)和高黏度骨水泥组(n=20).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以及骨水泥渗漏率、术后手术椎体或非手术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结果 低黏度骨水泥组和高黏度骨水泥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黏度骨水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低黏度骨水泥组(P<0.05).结论 采用高黏度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能明显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具有更好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缺乏一种理想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从而制约了对其进一步的研究。 目的:验证以液氮冷冻法制作兔股骨头坏死修复模型的可行行,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双侧进行实验,在不切断股骨头圆韧带、髋关节不脱位的基础上,以液氮棉签连续快速冷冻股骨头25次,约10 s/次。分别于术后第3,7天,2,4,6,8周拍双侧髋关节正位片X射线片、MRI,并进行股骨头标本的大体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在造模3 d时的股骨头组织切片上,冷冻区和周围部的软骨细胞、骨细胞和骨髓组织呈现坏死。2周,可见坏死的骨小梁周围开始出现修复表现。4周,部分出现剥脱,6周,软骨剥脱更加明显,8周,呈骨性关节炎改变,关节软骨剥脱严重,有2例股骨头正常外形改变。证实非髋关节脱位情况下液氮冷冻股骨头,可以成功建立的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可作为其后续研究的理想模型。 关键词:冷冻;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实验造模;组织构建;骨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肘后肱三头肌腱末端病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我院76例肘后肱三头肌腱末端患者分别接受口服非甾体类药物+理疗、封闭治疗、肌腱末端剥离松解术治疗。结果 76例患者均首先接受口服非甾体类药物+理疗治疗,其中54例(71%)有效,剩余24例患者中20例(83%)通过封闭术治愈,剩下4例复发顽固性患者采用肌腱末端剥离松解术治疗100%治愈。结论肘后肱三头肌腱末端病大部分可以通过非手术治愈,末端剥离松解术对治疗顽固性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解剖接骨板并植骨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 ̄2005年12月使用解剖接骨板并植骨治疗Pilon骨折43例,根据AO分型:A3型12例,B3型18例,C2型10例,C3型3例。结果:按Teeny和Wiss评分系统,43例中优3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伤口不愈合3例,伤口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踝关节肿胀8例。结论:解剖型接骨板紧密贴合胫骨下段的骨骼形态,可使Pilon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配合植骨处理是治疗Pilon骨折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背侧切口治疗复杂性掌指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使用背侧切口治疗的46例复杂性掌指关节脱位进行分析。结果46例病人均得到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6个月。41例掌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背侧切口是治疗复杂性掌指关节脱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锁骨骨折患者76例,分别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经皮锁定钢板组,40例)和空心螺钉髓内固定(空心螺钉组,36例)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发生锁骨劈裂,所有伤口均Ⅰ期愈合。与经皮锁定钢板组比较,空心螺钉组平均手术时间短((35.8±6.6)min VS(56.2±7.4)min),术中出血量少((25.3±9.7)ml VS(43.1±9.5)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其他并发症。术后空心螺钉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旋转改变,予以锁骨带保护3~4周后,骨折顺利愈合。空心螺钉组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高于经皮锁定钢板组((96.3±3.3)VS(92.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相比较,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及功能恢复好的优势;只要掌握好其适应证,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背侧切口治疗复杂性掌指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使用背侧切口治疗的46例复杂性掌指关节脱位进行分析。结果46例病人均得到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6个月。41例掌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背侧切口是治疗复杂性掌指关节脱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解剖接骨板并植骨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使用解翻接鲁板并植骨治疗Pilon骨折43例,根据AO分型:A3型12例,B3型18例,C2型10例,C3型3例。结果:按Teenv和Wiss评分系统,43例中优3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伤口不愈合3例,伤口感染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踝关节肿胀8例。结论:解剖型接骨板紧密贴合胫骨下段的骨骼形态,可使Pilon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配合植骨处理是治疗Pilon骨折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